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917424A(43)申请公布日2018.11.30(21)申请号201810571249.6(22)申请日2018.06.06(71)申请人芜湖乐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41000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银湖波尔卡国际花园78-5-301(72)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51)Int.Cl.F28D1/06(2006.01)F28D21/00(2006.01)F28F1/24(2006.01)F28F27/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及其余热回收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隔热外壳、导热水箱、导热铜管和控制装置,所述导热水箱位于隔热外壳内,所述导热铜管位于导热水箱和隔热外壳之间,所述导热铜管呈螺旋状缠绕在导热水箱外表面,所述导热水箱和隔热外壳均与导热铜管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水箱通过导热铜管悬在隔热外壳内,所述导热水箱、导热铜管和隔热外壳之间形成有流道,所述导热铜管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流道相连通,所述流道呈螺旋形设置,所述导热水箱上设置有锥形导流管,所述锥形导流管连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穿出导热水箱并贯穿隔热外壳设置,所述锥形导流管和换热管均与导热水箱为一体式设置;该余热回收装置换热效率较高。CN108917424ACN108917424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外壳、导热水箱、导热铜管和控制装置,所述导热水箱位于隔热外壳内,所述导热铜管位于导热水箱和隔热外壳之间,所述导热铜管呈螺旋状缠绕在导热水箱外表面,所述导热水箱和隔热外壳均与导热铜管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水箱通过导热铜管悬在隔热外壳内,所述导热水箱、导热铜管和隔热外壳之间形成有流道,所述导热铜管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流道相连通,所述流道呈螺旋形设置,所述导热水箱上设置有锥形导流管,所述锥形导流管连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穿出导热水箱并贯穿隔热外壳设置,所述锥形导流管和换热管均与导热水箱为一体式设置,所述导热水箱上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均贯穿隔热外壳设置,所述换热管上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导热水箱的内底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末端连有抽风机,所述隔热外壳内侧面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抽风机和气压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位于隔热外壳的外侧面,所述控制装置与隔热外壳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均与换热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位于第二水位传感器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导流管上设置有泄压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上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与换热管为一体式设置,所述支管末端设置有堵头,所述支管上设置有散热翘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壳的内壁为镀银设置,所述隔热外壳外表面贴有隔热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位于换热管的三等分点处。9.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往导热水箱内注水,使得液面与第一水位传感器相持平;2)将导热铜管与器械接驳,使得热源进入到导热铜管内,热空气不断将热量传递到水箱的水内,最后通过换热管后排出;3)一旦水箱内的水达到温度传感器的设定值时,控制装置打开排水管上的电磁阀进行放水处理;4)水箱内的液面高度低于第二水位传感器时,控制装置关闭排水管上的电磁阀,随后打开进水管上的电磁阀使得冷水进入到水箱内,直至到水位高度与第一传感器相持平。2CN108917424A说明书1/5页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及其余热回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及其余热回收方法。背景技术[0002]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余热回收最常用的就是加热自来水,以供人们日常使用,但是目前的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效率低。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