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胜任力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探析摘要胜任力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标准。将胜任力理论引入高职教育教学应确立吸纳职业胜任力的教学目标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重视并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实施多元化、立体式的考核评价。关键词胜任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26-0043-03一、胜任力的内涵及特征胜任力源于英语中的“competency”其原意是能力、技能。最早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b麦克利兰提出他在1973年将胜任力概念引入学术领域。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胜任力体现出以下特征:是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评价中可以被可靠测量或描述;是指在具体工作情境中的胜任力其组成元素与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紧密结合;与工作绩效密切关联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业绩是辨别优秀员工和一般员工的标尺;是动态变化的具有阶段性和成长性随着组织的发展而发展[1]。胜任力理论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胜任教育理念和模式目前主要应用在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企业培训以及个别本科院校在胜任能力测评方面的初步研究。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引入胜任力模型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岗位胜任力培养分析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视角。二、高职院校学生胜任力培养及其反思《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偏低、离职率偏高用人单位也反映高职毕业生“冲”劲不足在工作两三年后在技能上“熟”不过中职生在持久爆发力和创造力上不如本科生。这些数据和现象说明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错位高职学生职业胜任力不足。(一)工具性教育理念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其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应该归结到“人”围绕“人”的培养、“人”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而展开。然而我国高职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带有教育理念上的硬伤——工具性教育理念片面追求“简单就业”、“一时就业”、“技能至上”的倾向。很多政策导向如各种评估、排行榜等也主要是围绕一次性就业率、硬件设施的投入等各种量化的数据而开展使得工作越来越脱离“人”这个中心[2]。(二)重培训轻育人的教学方式工具性教育理念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几乎完全等同于就业教育、技能教育。高职院校试图通过订单式培养、项目化教学方式的改革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如以满足市场对某一行业人才需求的“校企合作企业为主”模式;以实习或工作项目为目的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工学交替”模式;以培养一线操作技术人才为目的培养学生某一职业技能的“2+1”模式;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与实现学生就业为目的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剖析这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其都是将行业技术、岗位特征、企业需求等作为首要要素强调技能培养培训而对学生价值观、动机态度等隐性素质缺少关注致使不少学生在技能上虽然达到了中级工甚至高级工、技师的水平但是职业认知模糊、职业情感低职业胜任力不足。(三)重显性轻隐性的考核评价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课程考核仍以闭卷形式为主试卷内容囿于教材以概念性知识为主通过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形式呈现也有测试知识应用和能力水平的论述等题型但所占分额有限。一部分高职院校积极推行项目化教学根据项目完成过程和结果对学生进行考评。但由于认识不到位、项目设计不尽合理及过程考核中存在主观性等仍未形成比较科学、操作性强的评判标准考核的信度和效度不高。这种滞后的考核评价方式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约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提高也易导致学生产生功利心理、考试投机心理。三、基于胜任力视角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策略(一)吸纳职业胜任力的教学目标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胜任力理论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可定义为:面向学生可持续发展获取在工作岗位中导致高绩效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动机等多位要素。职业胜任力教学目标的定位从哲学意义上讲是回归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主张以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学生的发展这是主体性教育的体现。这种主体性的本源在于对学生完整人生、完整心理世界的全面关注。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高职院校就能够走出单纯技能教育、就业教育的误区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价值观导向的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二)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Learning)理论由美国的大卫·科尔博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体验式学习主张通过构建循序渐进的体验学习体系强调在活动及互动中个人全情投入通过感觉不同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