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论文一、研究生学术失信原因分析通过对引起各种学术失信的复杂原因的深入分析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形成了多种学术失信因素。最典型的主要有两种分类:一是从研究生个体角度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包括研究生自身的认知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等外部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教育因素等;二是从研究生教育监管责任角度分为导师原因、个人原因和管理原因。导师原因中以导师治学不严谨及导师学术失范行为的负面影响为主个人原因中以研究生学术道德素养不高和不尊重学术为主管理原因中以学术奖惩制度不健全为主。第一种分类的内部原因和第二种分类的个人原因均属于研究生自身原因。如果针对研究生学术失信的自身原因开展学术诚信教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研究生教育的学风与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从全国抽取24所高校对5450名研究生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学风和学术道德状况以及各高校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a)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有意识地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比较严重46.9%的研究生经常或有时将他人论文拼凑或改造成自己的论文43.8%的研究生经常或有时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而未加标注34.2%的研究生经常或有时伪造、篡改实验数据;b)研究生的学习兴趣较低仅39.5%的研究生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学习目的不单纯43.7%的研究生为了毕业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而读研;学习精力投入不足38.7%的研究生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于4h;c)学术诚信教育力度不够仅20%的高校经常开展诚信教育26.4%的高校很少开展诚信教育5%的高校从未开展诚信教育。基于该课题组的调查结果笔者从引发研究生学术失信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出发将学术失信原因归纳为四类:无知、无畏、无德、无才)。这四类原因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催生出各种学术失信行为。二、学术诚信教育内容的缺失2009年3月《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提出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研究生教育教学。2010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在学位申请者的整个培养过程中都要安排必修环节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7]。由此笔者调查了全国39所"985高校"开设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课程的情况。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取数据:一是访问39所"985高校"研究生院网站查看研究生课程设置、文件、通知等信息;二是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各高校的研究生课程表从课程表中查找学术诚信教育课程信息。39所"985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a)各高校都为硕士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为博士研究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b)各高校遵从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的倡议和规定积极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系列报告》;c)大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或开学第一课的讲座中发放中国科协制作的《科学道德规范手册》或学校编制的《学术诚信读本》;d)除以上课程和讲座外在39所高校中有10所高校开设了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写作指导和研究方法等。可以看出当前的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于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学术道德教育主要针对学术失信中的"无德"教育学术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术失信中的"无知"教育而这两方面的教育内容对于"无畏、无才"教育涉及甚少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存在严重偏颇和缺失。三、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学术诚信教育过程应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应针对"四无"学术失信原因学术诚信教育方式应融入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学术诚信教育效果应做到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为此提出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过程中应遵循的以下三项原则。(一)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原则以学术失信行为是否发生为界可将学术诚信教育分为预防性教育和惩罚性教育。预防性教育帮助研究生践行"不做"、"不能做"、"不敢做"的学术诚信最大程度预防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的发生"无知、无德、无才"教育大多属于这一类。惩罚性教育让研究生了解学术法规、处罚机制、处罚措施、应承担的后果等内容比如"无畏"教育重点解决"不敢再做"的问题防止学术失信行为再次发生同时对其他研究生起到警示作用。在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上以预防性教育内容为主以惩罚性教育内容为辅实现诚信教育内容中的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可针对不同失信原因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和途径提升诚信教育的效率。(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显性教育适合将脉络清晰、要求明确的学术诚信内容传授给研究生如文献引用规范、署名规范、奖惩条例等适用于构建"无知、无才"教育内容。隐性教育可将内容灵活、富有寓意、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