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担保公司风险管控机制的构建及实施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2-000-02摘要随着金融危机后期效应的持续发酵也因宏观经济面下行压力的增大导致了部分担保公司处于困境之中。从另一种视角来看待风险产生的原因实则在于缺乏对企业生产经营特征进行全面考察同时还因企业信息失真和担保公司内控问题使然。在此逻辑基础上便应在业务人员岗位意识培养和激励机制设计上进行思考并实践。关键词担保公司风险管控实施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的担保公司日益扮演着重要的经济角色。而这种经济角色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来说则体现的更为明显。从担保公司的角色定位来看其实则为中小企业与银行间建立了联系的桥梁无论在银行小额贷款的管理和风险管控上担保公司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金融危机后期效应的持续发酵也因宏观经济面下行压力的增大导致了部分担保公司处于困境之中。自从担保公司资金链断裂产生蝴蝶效应后不仅整个担保行业陷入了严冬。有担保的贷款到期后被银行追债且不给续贷以及中小企业因为没有担保贷不到足够的款而造成资金链断裂的比比皆是。正是立足于现状本文提出了增强担保公司风险管控机制的主题。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从另一中视角来对文章主题展开讨论。一、对担保公司风险形成的认识由于在当前的资本市场处于卖方市场因此在风险的认识上应从借款企业和担保公司自身等两个领域来分别认识。从而作为中介组织的担保公司其所隐藏的经营风险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识。(一)企业生产经营特征方面企业生产产品的类别不同将通过资本有机构成大小影响到借款数量;并也因产品理化特性的不同而决定企业的生产周期和市场销售状况。诸如机械制造类和普通产品类中小企业前者资本有机构成较大可能出现一次性借款数额较多这就在融资环节增大了担保公司的市场风险;后者尽管资本有机构成较小但产品属于一般性通用品从而因其可替代性强可能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这就在到期还款环节增大了担保公司的市场风险。从目前所推崇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来看其所面临的资金融通需求更大(前期研发之需)但其产品能否被开发出来或者被市场所接受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从实践中来看担保公司的确也在形式要件上对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考察。但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看借款企业内在的生产特征和产品特质则属于具体知识难以被担保公司业务人员所获知。这样便因企业在资本循环G(货币职能)―W(生产职能)―G`(商品职能)中的各环节问题而导致利润回报周期过长或商品变现速度过慢的情况最终使得上述企业在还本付息的时刻难以履约这就为担保风险管控措施的建立提出了要求。(二)企业信息真实性的方面寻求担保公司服务的企业大都属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其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抵押品。为此担保公司便作为第三方组织增强了企业的信誉度但若企业出现资金风险则要求担保公司贷为偿还借款。这一制度风险尽管可以通过严格鉴别企业客户来解决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仍难以完全获得企业的真实信息。这些真实信息包括:企业社会声誉度、产品市场份额等。为此企业通过信息包装便能够借助担保公司这一平台获得银行贷款但之后的道德风险的出现则难以避免。从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环境中看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瓶颈。在此困境中企业往往采取借壳的方式进行自我包装从而获得担保公司的信任。不难预计这种情况仍将长期困扰着我国担保公司业务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能否借助已经被银行广泛应用的黑名单制度通过建立声誉约束机制来进行事前控制则是值得思考的。(三)担保公司自身内控方面众所周知担保公司以收取企业中介费用来盈利。在我国宏观经济前景仍不明朗企业预期仍不乐观的当下便因企业在生产规模上的缩减而导致了对外源性资金需求的减少。这一现实直接造成了诸多担保公司业务量下滑严重影响到自身的可持续经营。为此许多担保公司放松了对自身业务的管控且替代来拉到企业客户为最终标准。不难看出这种功利心态必然为担保公司带来诸多风险。作为担保公司内部具体业务的办理人员他们应成为管控担保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但在当前的企业环境下他们在自身利益驱动下极易实施逆向选择行为。所谓“自身利益”实则在于担保公司针对员工的薪酬分配制度使然。在没有企业客户的情况下业务人员自然就没有提成收入。由此这种薪酬分配制度就因“激励冲突”而使得担保公司内控上存在极大风险。以上从另一视角所建立的认识体系有效的弥补了当前的大众理解。在资本市场仍处于卖方垄断的情况下惟有在企业识别和内控环节进行优化方能建立起合理的风险管控机制。二、认识引导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