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高考备考的建议内容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高考如何备考的问题认为应该从五个方面来搞好备考工作。关键词:语文高考备考自推行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新课标、新大纲以来语文高考有了新要求、新动向。面对语文高考的新变化在教学备考中怎样采取新的对策提高备考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对此我有如下建议。一.抓“纲”扣“本”明确高考要求㈠把握语文教学的原则和方向熟知《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大纲和标准是教学原则考试说明是教学方向。在基本原则中把准方向教学的灵动性和教师个性才会得以体现。当前我们要深入研究2011年高考《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湖北省《语文科考试大纲说明》分析其中的“变”与“稳”。如课标版《考试大纲》与大纲版《考试大纲》有不少变化: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改为“语言文字运用”意味着考核重点由语言知识、语言结构向语言运用转变体现了高考命题“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由此可见新时期语文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又如课标版《大纲》对汉字字形的要求增加了“正确书写”并且提法上用“规范汉字”说明要求文字表达准确、规范。将语言表达的要求“简明、连贯、得体”与“准确、鲜明、生动”的位置做了互换更符合认知要求的规律也意味着语言表达在注重篇章整体要求的基础上强调词句的运用。在理解能力中将“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改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考核要求表述更明确。㈡研究2012年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命题的变化2012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面目一新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2013年是湖北省进入新课程高考的第二年湖北卷命题设计“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指导思想不会改变我们认为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命题仍然会“平稳过渡”不会有太大变化。就2012年“新”试题与以往“老”试题比较而言2012年湖北高考语文卷发生了如下变化:1、能力要求提升。在以往A、B、C、D、E五种能力层级的基础上增加了F级以突显新课程理念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着意人文素养。2、试卷结构调整。试题结构以六大板块呈现: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考查字音、字形、词语、病句、文学常识知识点难度适中;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试题重在考查考生信息筛选和要点整合能力;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此题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考生情操的陶冶;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选文《耳边杜鹃啼》文化蕴涵深厚注重人文性和审美性的融合;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能力考查综合全面体现了湖北卷“彰显人文精神注重审美意蕴”的一贯风格同时也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采用的是材料作文形式“书信”材料有利于考生深刻思考写出真情实感写出对生活、生命的体验和认识。3、出现新题型。除传统题型外新增了探究题、古文断句题和多项选择题但均未超出2012年《考试说明》所列之“题型示例”范围。同时赋分情况也有了变化。4、选考内容出现。2012年试卷选考题只出现在名句填空题中为8选5样式。5、考查范围扩大。语文科考试范围: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必修1”至“必修5”五个模块与选修课程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2012年试题对必考和选考内容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如文学常识考了斯特林堡的《半张纸》。6、内容和方式微调。如标点符号考查融入写作等。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夯实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其实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应依赖于“积累”和“灵性”。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也符合现代教学论中的有关语文实践的观点。新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当然多读多写是指有效的、高效的读写实践不同于呆读傻写无效低效的读写。多读多写不能忽视教材。湖北高考有紧扣文本、回归课文的传统往往是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如在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诸多知识点中最重要的是实词。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句、默写名篇其考点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源头。而其中实词的考查大多选择常见的和使用频率较高的相当一部分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可见重视课本进一步归纳整理、温习巩固一定数量的实词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而做到成竹在胸应对余裕。阅读与写作是“源”与“流”的关系。课文内容不仅体现在试题中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