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探索[摘要]追问简单地说就是追根究底地问。课堂上及时有效的追问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选择好合适的追问内容灵活运用追问的方式把准追问的时机使数学课堂的追问更加有效。[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追问精心设计指向性[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35-039追问简单地说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在目前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虽然也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追问但由于教师在追问内容、追问方式、追问时机等方面把握的不够好导致追问不能真正为深化学生的理解服务。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把握好追问的这几个方面呢?通过在教学中对追问进行探索与研究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一、追问内容要精心设计1.追问内容的指向性要明课堂追问的目的是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和突破教学重、难点因此追问内容的指向性要明确。案例:“解决问题”教学师:四年级42名学生向“希望工程”捐款第一组捐款430元第二组捐款410元第三组捐款390元第四组捐款450元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投影显示:①(430+410+390+450)÷42=40(元);②(430+410+390+450)÷4=420(元)。师:哪个算式是正确的?生:算式②。师(追问):老师从总数除以42就知道算式①是错误的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生1:因为42是总人数而不是总组数。师(追问):非常好!那么如果要想让算式①成立应该如何提问?……上述教学为了使学生弄清总人数与总组数在解决问题中的区别教师先后对两个算式的成立条件进行追问。这样教学追问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解决问题中一个条件的改变可以引起诸多变化从而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提升辨别能力。2.追问内容的层次性要清教师如果对追问内容没有经过梳理就开始提问势必会使学生感到不知该从何处着手回答教师的提问。因此在追问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依据逻辑顺序或者学生的认知顺序采取层层递进的追问方式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认识。案例:“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师: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组做实验每个小组可以分到几个苹果?生:2个。师(追问):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组做实验每个小组可以分到几个苹果?生:1个。师(追问):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组的话应该怎样分?生:半个。师:这“半个”是我们口语说的如果让你用一个具体的分数来表示的话那就是――生:1/2。师(追问):如果把这1个苹果分给4个小组的话应该怎样分?生:平均分每个小组分得这个苹果的1/4。……从上述教学中可以看出为了使学生明确几分之一表示的真正含义教师的追问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使学生的思考不断深入。二、追问方式要灵活选择1.因果式追问因果式追问简言之就是一种由果溯因的追问方式。在数学课堂中当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时教师要想真正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明白学生知识的由来就可以采取因果式追问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案例:“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师(板书“面积”):从字面上来看面积可能会与什么有关系?生:面。师(追问):能说说你周围有面的物体吗?生:书、铅笔盒、书桌、黑板、墙壁……师(追问):你所看到的这些物体它们面的大小一样吗?生:不一样。师:我们把这种表示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上述教学中关于面积的意义的教学教师主要从学生身边的物体谈起让学生初步明白什么是物体的面然后在这些物体面的大小比较中让学生明确什么是面积。这里因为有了前面的“因”才有了后面追问的“果”使学生理解起来更清楚学习起来更自如。2.发散式追问发散式追问就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同时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这种追问方式一般用于一题多解、多样算法以及各种举例论证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案例:“因数与倍数”教学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倍数的问题。谁能依次说说4的倍数和6的倍数有哪些?(生回答后师投影显示)师:对4和6来说8是谁的倍数?18是谁的倍数?24呢?生:24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所以24是4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