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4307677A(43)申请公布日2022.04.12(21)申请号202210143915.2(22)申请日2022.02.17(71)申请人天津工业大学地址300387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72)发明人王晓磊薛雅娴韩淑蕊王齐余姜涛赵孔银魏俊富张环(51)Int.Cl.B01D67/00(2006.01)B01D69/12(2006.01)B01D69/10(2006.01)B01D71/48(2006.01)B01D71/56(2006.01)B01D61/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54)发明名称一种醇类化合物制备抗污染复合纳滤膜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醇类化合物制备抗污染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解决的是聚酰胺纳滤膜抗污染性差、聚酯纳滤膜分离层交联度低的问题。所述的醇类化合物制备抗污染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包括:制备多孔支撑膜;以醇类化合物为水相单体、多元酰氯为油相单体、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在多孔支撑膜上进行界面聚合反应;界面聚合后热处理制得聚酯或聚酯酰胺复合纳滤膜。本发明选用小分子醇类、含有胺基基团的小分子醇类化合物为水相单体,在强碱的催化作用下,提高分离层网络结构的交联度,获得截留率和通量俱佳的抗污染复合纳滤膜,在染料去除、抗生素分离、无机盐截留、饮用水净化等方面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CN114307677ACN11430767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醇类化合物制备抗污染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制备多孔支撑膜,然后在多孔支撑膜上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形成聚酯或聚酯酰胺复合纳滤膜;界面聚合的水相单体为醇类化合物,水相中添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作为催化剂;有机相单体为多元酰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醇类化合物制备抗污染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多孔支撑膜的制备:将制备支撑膜的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添加致孔剂,配制铸膜液,通过相转化法制备超滤或微滤支撑膜,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致孔剂为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氯化锂中的一种;b)复合膜的制备:将步骤a)所得的多孔支撑膜浸泡在醇类化合物水溶液中0~3h,然后取出多孔支撑膜固定在聚四氟乙烯框架中,在多孔支撑膜表面倒入醇类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或与氢氧化钾的混合水溶液,静置1‑60min后将多余的混合水溶液倒出,将膜在室温静置干燥5~60min,再将多元酰氯的正己烷溶液倒在膜表面,静置1‑60min后用正己烷溶液冲洗膜表面。c)热处理:将步骤b)所得的复合膜在40~80℃烘箱中干燥10~6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醇类化合物制备抗污染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醇类化合物为丙三醇、3‑氨基‑1,2‑丙二醇、1,3‑二氨基‑2‑丙醇、木糖醇、山梨醇、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醇类化合物制备抗污染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孔支撑膜的厚度为100~1000μm,多孔支撑膜的平均孔径为0.01~1μm,和/或多孔支撑膜在室温、0.1MPa操作压力下的纯水通量为100~1000L·m‑2·h‑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醇类化合物制备抗污染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元酰氯为均苯三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环己烷三酰氯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醇类化合物制备抗污染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高分子聚合物为聚砜、聚醚砜、聚醚醚酮、磺化聚醚砜、聚偏氟乙烯、聚酰亚胺、聚丙烯腈、聚丙烯、醋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铸膜液中高分子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5%~30%。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醇类化合物制备抗污染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醇类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0.2%~30%,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质量百分比为0.1%~3%,多元酰氯的质量百分比为0.05~5%。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复合纳滤膜在染料去除、抗生素分离、无机盐截留、饮用水净化中应用。2CN114307677A说明书1/4页一种醇类化合物制备抗污染复合纳滤膜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醇类化合物制备抗污染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纳滤膜是一种介于反渗透膜与超滤膜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孔径在1nm左右,对二价及以上的离子和分子量大于200的有机物具有良好的截留性能。纳滤膜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且便于与其他技术耦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药物提取、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