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认知与应用策略 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更加注重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文本为核心、以能力为抓手的教学元策略。为了更好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实现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并肩提升,立足教学培养目标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应运而生。然而,在具体实践之中,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如何平衡有限的常规教学时长与更高水准教学目标之间的协调关系,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如何在教学课堂内外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联动、如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真正掌握核心知识与技能、如何在动态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认知与应用策略,成为亟需回应的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之一是“增强了指导性”,“学科的课程标准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在评价建议中明确要建立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课程评价体系,指出“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并提出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做法,“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 由此可见,新课标对一线教师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方向——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实现课堂教学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实现有效教学,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以“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教学 “教—学—评”指一个完整教学活动的三个方面。“教”,指的是教师根据一个最小的语文教学单位的基于课程标准的终极性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设计组织和引导学生达标的学习活动,以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活动;“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主动积极展开学习活动,达成学习目标;“评”指的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反馈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后的学习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并组织和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教—学—评”一体化的“一体化”可理解为: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运用反馈—纠正策略,使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组成一个紧密衔接、相互配合的整体,评价活动持续地、紧密地结合在教学活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制约、影响教学活动、学习活动的活动和效果,构成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完整教学活动。 我们大概可以给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这样定义:它是指教师在班级教学情景下,围绕某一个最小的语文教学单位(如一篇选文、一次口语交际、一次习作、一次综合性学习、一次快乐读书吧、一个语文园地),根据这个教学单位的基于课程标准的终极性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运用反馈—纠正策略,设计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达成这个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过程的方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案是教师设计、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用的文本,是关于学生学习经历的方案。一份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案的基本要素是:1.教学单位的名称;2.教科书分析和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学习目标);4.课时安排;5.师或生的课前准备;6.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及学习策略、组织学习任务学习的流程和导语、预设学习任务的结果和评价方式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7.作业设计(反馈终极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8.板书设计。 二、认知“教—学—评”一体化理论 1.“教—学—评”一致性与“教—学—评”一体化是属种关系 “教—学—评”一致性与“教—学—评”一体化这两个概念是属种关系。因为“教—学—评”一致性涉及两种理解:一是针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教师是教学质量的监测员,既要引导学生学什么,也要监测学生学会什么。二是针对教师与命题专家而言,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命题专家的命题、测试应保持目标的一致性。由此可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提出的“教—学—评”一体化,是“教—学—评”一致性理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概念,学习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相关理论才能准确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 2.国外的有关研究及理论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而了解学生是否“学会”唯一的途径就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伴随着教学的产生而产生的,它的发展,与教学一样是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在经历了传统考试和教育测验两个阶段后,在20世纪40年代以“史密斯-泰勒报告”为标志进入了现代教育评价阶段。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经过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的研究实践,特别是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策略”研究,解决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问题,推动了形成性评价理论的蓬勃发展。随着美国国家课程标准的出台,“基于标准、追求质量”的改革措施实施,形成性评价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教师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