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102106335A*(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2106335A(43)申请公布日2011.06.29(21)申请号201010624735.3(22)申请日2006.09.22(30)优先权数据2005-2750952005.09.22JP(62)分案原申请数据200610154367.42006.09.22(71)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地址日本大阪府(72)发明人北岛启吾松尾真吾平冈宏一井上丰(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杨楷(51)Int.Cl.A01K89/015(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12页(54)发明名称旋压式绕线轮的卷筒(57)摘要在旋压式绕线轮的卷筒中,能够可靠地防止缠结。卷筒(4)具有:卷线体部(7a);后凸缘部(18e);前凸缘部(8)。前凸缘部(8)具有:从卷线体部(7a)的前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1突出部(17a)、和从第1突出部(17a)的顶端部以向着前端部侧扩径的方式向前方突出的第1倾斜部(17b)。后凸缘部(18e)具有:从卷线体部(7a)的后端部与第1突出部(17a)的径向长度(A)大致相同长度地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2突出部(18a);和从第2突出部(18a)的顶端部以向后端部侧扩径的方式、与第1倾斜部(17b)的径向长度(C)大致相同长度地向后方突出的第2倾斜部(18b)。CN102635ACCNN110210633502106338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旋压式绕线轮的卷筒,相对于绕线轮主体前后移动自如地设置,在外周上卷绕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外周上卷绕上述钓线的圆筒状的卷线体部;前凸缘部,具有:从上述卷线体部的前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1突出部、和以从上述第1突出部的顶端部向着前端部侧扩径的方式向前方突出的第1倾斜部;后凸缘部,具有:从上述卷线体部的后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2突出部,上述第1突出部的基端部位置的第1角部是成为钓线的最大卷绕位置的基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卷筒,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倾斜部为环状部件,与上述第1突出部的一部分分体地形成,而与上述第1突出部的其余部分一体地形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卷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线体部与上述第1突出部以及上述第2突出部一体成形。2CCNN110210633502106338A说明书1/7页旋压式绕线轮的卷筒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卷筒,特别是相对于绕线轮主体前后移动自如地设置、且在外周卷绕钓线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卷筒。背景技术[0002]一般而言,旋压式绕线轮包括:绕线轮主体;旋转自如地支承在绕线轮主体上的转子;配置在转子的前方且在外周卷绕钓线的卷筒。[0003]这样的卷筒具有:在外周卷绕钓线的卷线体部;设置在卷线体部的前端部且直径比卷线体部的最大外径还要大的前凸缘部;筒状地设置在卷线体部后端部且直径比卷线体部最大外径还要大的裙部。卷线体部以及裙部是一大一小两个筒状部件,借助例如合成树脂而与前凸缘部一体成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卷筒中,前凸缘部以及裙部的向径向外侧的突出长度形成为大致相同长度,因此,钓线相对于卷线体部可卷绕到前凸缘部的顶端部位置的高度。[0004][专利文献1]:特开2000-50774号公报[0005]上述以往的卷筒,由于前凸缘部以及裙部的向径向外侧的突出长度形成为大致相同长度,所以钓线可卷绕到前凸缘部的顶端部位置的高度。但是,若钓线卷绕到前凸缘部的顶端部位置的高度边界,则在抛出时,钓线有时结成束而从前凸缘部向前方掉线。若在这样的产生掉线的状态下进而放出钓线,则环状的钓线缠绕而有产生所谓缠结(backlash)的担心。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旋压式绕线轮的卷筒中,可靠地防止缠结。[0007]发明1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卷筒,相对于绕线轮主体前后移动自如地设置,在外周上卷绕钓线,具有:在外周卷绕钓线的圆筒状的卷线体部;前凸缘部;后凸缘部。前凸缘部具有:从卷线体部的前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1突出部、和以从第1突出部的顶端部向前端部侧扩径的方式向前方突出的第1倾斜部。后凸缘部具有:从卷线体部的后端部以与第1突出部的径向长度为大致相同长度的方式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2突出部、和从第2突出部的顶端部以向着后端部侧扩径的方式向后方突出的第2倾斜部。[0008]该卷筒中,由于后凸缘部具有第2突出部,该第2突出部从卷线体部的后端部起、与第1突出部的径向长度大致相同长度地向径向外侧突出,所以垂钓者以第1突出部以及第2突出部的顶端部位置(第1倾斜部以及第2倾斜部的基端部位置)为最大卷绕位置L的基准而向卷线体部卷绕钓线,由此可防止将钓线卷绕到前凸缘部的顶端部位置的高度边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