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102159426A*(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2159426A(43)申请公布日2011.08.17(21)申请号200980136570.0代理人韩登营栗涛(22)申请日2009.06.04(51)Int.Cl.(30)优先权数据B60R11/02(2006.01)2008-2389452008.09.18JPG10K11/178(2006.01)(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03.17(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09/0602402009.06.04(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032517JA2010.03.25(71)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坂本浩介井上敏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17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7页(54)发明名称有源噪声控制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源噪声控制装置(12),由其测出在振动传递路径(30)中传递的复合振动,该复合振动包括生成车辆(10)的驱动力或传递驱动力时转动体(E)产生的振动和因车轮(26)与路面(R)的接触而产生的车轮(26)的振动。另外还根据复合振动生成用来确定与车厢内振动噪声(NZc)对应的抵消声波(CS)的基准波形的第1基准信号(Sbc)。从第1基准信号(Sbc)中去除产生与转动体(E)的振动噪声(NZe)对应的抵消声波(CS)的成分后得到第2基准信号(Sbr),其用来确定与车轮(26)的振动噪声(NZr)对应的抵消声波(CS)的基准波形。还根据第2基准信号(Sbr)发出抵消声波(CS)。CN1025946ACCNN110215942602159432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有源噪声控制装置(12),其特征在于,具有:振动检测部(16),由其测出在振动传递路径(30)中传递的复合振动,该复合振动包括生成车辆(10)的驱动力或传递驱动力时转动体(E)产生的振动和因车轮(26)与路面(R)的接触而产生的车轮(26)的振动;第1基准信号生成部(70),其根据经由上述振动检测部(16)测出的复合振动生成第1基准信号(Sbc),该第1基准信号(Sbc)用来确定与车厢内振动噪声(NZc)对应的抵消声波(CS)的基准波形;第2基准信号生成部(72),由其生成第2基准信号(Sbr),该第2基准信号(Sbr)是从上述第1基准信号(Sbc)中去除产生与上述转动体(E)的振动噪声(NZe)对应的抵消声波(CS)的成分后得到的,用来确定与上述车轮(26)的振动噪声(NZr)对应的抵消声波(CS)的基准波形;控制信号生成部(74),由其对上述第2基准信号(Sbr)进行自适应控制处理而生成控制信号(Scr),其中,所述自适应控制处理用来减小上述车厢内振动噪声(NZc)和上述抵消声波(CS)的差值;抵消声波发生部(20),由其根据上述控制信号(Scr)发出上述抵消声波(CS);差值检测部(22),由其测出残余噪声并输出对应于该残余噪声的差值信号(e),该残余噪声为上述车厢内振动噪声(NZc)以及上述抵消声波(CS)的差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噪声控制装置(12),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基准信号生成部(72)具有:第3基准信号生成部(62),由其生成第3基准信号(Sbe),由该第3基准信号(Sbe)确定与上述转动体(E)的振动噪声(NZe)对应的抵消声波(CS)的基准波形;第1自适应滤波器(80),由其对上述第3基准信号(Sbe)进行自适应滤波处理并输出第2控制信号(Sce),该自适应滤波处理中使用第1滤波系数(We);减法器(82),由其从上述第1基准信号(Sbc)中减去上述第2控制信号(Sce),从上述第1基准信号(Sbc)中去除生成与上述转动体(E)的振动噪声(NZe)对应的抵消声波(CS)的成分而输出上述第2基准信号(Sbr);延迟器(84),由其使上述第2基准信号(Sbr)产生延时;第1滤波系数更新部(86),由其顺次更新上述第1滤波系数(We),以使上述第2基准信号(Sbr)最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噪声控制装置(12),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信号生成部(74)具有:第2自适应滤波器(90),由其对上述第2基准信号(Sbr)进行自适应滤波处理并且输出上述控制信号(Scr),该自适应滤波处理中使用第2滤波系数(Wr);参照信号生成部(92),由其根据从上述抵消声波发生部(20)到上述差值检测部(22)的传递特性来修正上述第2基准信号(Sbr)而生成参照信号(Sr);滤波系数更新部(94),由其根据上述参照信号(Sr)以及上述差值信号(e)顺次更新上述第2滤波系数(90),以使该差值信号(e)最小。2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