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价值-人的价值 -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即一事物所具有的 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1.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这说明() 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什么是人的价值?怎样评价人的价值?2.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的价值主要通过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出来 B.人的价值只表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上 C.个人不应当向社会索取 D.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三、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与社会存在有何关系?3、公益广告是奥运文化的一大亮点,朗朗上口的广告语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价值观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A.发展具有普遍性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某造纸企业在一个“精明能干”的厂长带领下,经济效益非常好,该厂厂长常说他默默无闻地为企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为了节约成本,该厂每年向河道排放大量污水,造成下游水质严重污染,经济损失严重,并直接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人2005年6月29日《人民日报》,丛飞,一名普通的青年歌手。8年间,为助残、助学、赈灾义演达300多场,义务服务3600小时,资助178个贫困孩子,捐献300多万元帮困扶弱。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家挤在58平方米的简陋小屋。2005年4月20日因患胃癌去世。他的事迹感动了深圳、广东,乃至全国。结论二: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某造纸企业在一个“精明能干”的厂长带领下,经济效益非常好,该厂厂长常说他默默无闻地为企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为了节约成本,该厂每年向河道排放大量污水,造成下游水质严重污染,经济损失严重,并直接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1)最重要的是: (2)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 (3)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 (4)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时: 朱镕基总理评价他:“你这一辈子干了两件好事: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劳模;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我们都要向你学习。”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为什么同时同地,还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价值 -人的价值 -价值观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求是》载文指出,近年来,假新闻日益猖獗。这些假新闻大言欺世,藏污纳垢,误导社会舆论,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干扰社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一大公害。假新闻成为顽症而屡禁不止,原因就在于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者好大喜功,醉心于制造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求轰动效应和上级赏识,达到满足个人声誉、地位等各种欲望的目的。可见,制造假新闻的价值观属于 A.唯物主义B.主观主义 C.辩证法D.个人主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材料一:森林是“大自然的总高度室”,但由于各种原因,世界上每年毁掉大量的森林,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当前,世界森林覆盖率约为30%。 材料二:在森林资源方面,我国是一个覆盖率低、人均林地少的国家。现在我国森林覆盖率还不到20%,目前,我国加大了保护森林的力度。经过试点,我国投资962亿元,涉及17个省市的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已启动。长江上游、黄河中下游的9亿多亩森林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4.95亿亩森林将切实得到保护,预计新森林面积1.3亿亩。(2)我们应坚持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决定了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够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认识了环保的重要性,从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