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102600026A*(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2600026A(43)申请公布日2012.07.25(21)申请号201210060892.5(22)申请日2012.03.09(71)申请人常州汉迪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3146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中路801号惠研楼北楼509室(72)发明人胡建军(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32211代理人王凌霄(51)Int.Cl.A61G5/04(2006.01)A61G5/10(2006.01)权利要求书权利要求书1页1页说明书说明书44页页附图附图55页(54)发明名称全向智能电动轮椅(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向智能电动轮椅,包括底盘框架、座椅,底盘框架下方两侧分别铰接有左右相对应的驱动臂,驱动臂上连接有构成一对前轮和一对后轮的麦克纳姆轮,座椅下方两侧、座椅前方且位于一对前轮上方分别设有超声波传感器,麦克纳姆轮的外侧分别设有红外传感器,座椅的扶手上设有控制盒和操作手柄,驱动臂内还设有驱动控制板,驱动控制板线路连接有DSP处理器。本发明与常规的两轮后驱电动轮椅相比,具有如横向、斜向等全向移动能力,具有更大的运动灵活性,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检测轮椅周围的环境,以此为乘坐者提供可能阻碍轮椅运动的障碍物的信息,实现自动驾驶轮椅避障或为轮椅制动,提高轮椅的使用安全性。CN1026ACN102600026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全向智能电动轮椅,包括底盘框架(1)、位于底盘框架(1)上方与底盘框架(1)连接的座椅(2),其特征是:底盘框架(1)下方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左右相对应的两对由直流电机(31)驱动的驱动臂(3),所述驱动臂(3)上连接有构成一对前轮和一对后轮的麦克纳姆轮(4),座椅(2)下方两侧、座椅(2)前方且位于一对前轮上方分别设有超声波传感器(5),所述麦克纳姆轮(4)的外侧分别设有红外传感器(6),座椅(2)的扶手上设有控制盒(7)和操作手柄(8),驱动臂(3)内还设有与直流电机(31)电性连接的驱动控制板(32),驱动控制板(32)线路连接有DSP处理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智能电动轮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盘框架(1)与座椅(2)之间设有可调节座椅(2)升降、由操作手柄(8)控制的升降气杆(9),升降气杆(9)上端与座椅(2)底面固定,升降气杆(9)下端与底盘框架(1)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智能电动轮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座椅(2)底面固定有导套(10),底盘框架(1)上固定有导套座(11),导套(10)滑动设置在导套座(11)内,升降气杆(9)安装在导套(10)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智能电动轮椅,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臂(3)还包括壳体(33)、驱动轴(34),麦克纳姆轮(4)固定在驱动轴(34)上,直流电机(31)固定在壳体(33)内,直流电机(31)输出轴与驱动轴(34)之间设有减速装置,控制直流电机(31)运转的驱动控制板(32)固定在壳体(33)内侧面上,驱动控制板(32)还线路连接有霍尔传感器(3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向智能电动轮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减速装置包括同步带减速机构(36)和齿轮减速机构(37),同步带减速机构(36)包括安装在直流电机(31)输出轴上的小带轮(38)、与小带轮(38)通过同步带(39)连接的大带轮(40),齿轮减速机构(37)包括与大带轮(40)同轴的小齿轮(41)、安装在驱动轴(34)上与小齿轮(41)啮合的大齿轮(4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向智能电动轮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33)与底盘框架(1)之间设有可轴向伸缩的避震器(12),避震器(12)一端与设在壳体(33)上的支架(43)铰接,避震器(12)另一端与底盘框架(1)铰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智能电动轮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盘框架(1)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覆盖在驱动臂(3)上方的罩壳(13),超声波传感器(5)和红外传感器(6)分别固定在罩壳(13)上。2CN102600026A说明书1/4页全向智能电动轮椅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向智能电动轮椅。背景技术[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电动轮椅由于能够弥补中老年人和下肢残障人士在行走方面的不便,而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目前已有多种型号的电动轮椅投入实用。当前销售的产品多是采用的传统手动轮椅的结构设计:两个大直径的后轮作为驱动轮,两个小直径的万向脚轮作为前部的支撑轮,可以实现前后移动及转动。基于这种设计的轮椅旋转中心在后轮轴线上,旋转半径大,占用的空间也大,不适于在电梯、办公室等空间受限的地方使用;此外轮椅前部的万向脚轮既不能输出动力又不能控制方向,这导致轮椅在不平和有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