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103016680A*(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3016680A(43)申请公布日2013.04.03(21)申请号201210558366.1(22)申请日2012.12.20(71)申请人西南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地址400060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光电路一号(72)发明人路昊杨琬马良惠黄朝学徐驭航张朋成陆勇杨建张超(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代理人徐先禄(51)Int.Cl.F16H55/18(2006.01)权利要求书权利要求书1页1页说明书说明书33页页附图附图11页(54)发明名称一种齿轮副自动消除齿侧间隙机构(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副自动消除齿侧间隙机构,包括重叠配合在凸轮轴上的进气从动齿轮和进气从动副齿轮,所述进气从动齿轮的左侧与凸轮轴上的轴肩紧靠,所述进气从动齿轮的右侧与所述进气从动副齿轮的左侧紧贴;还包括与进气从动齿轮和进气从动副齿轮啮合的排气主动齿轮;在所述进气从动齿轮的右侧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一端有斜面的的凸爪,在所述进气从动副齿轮的左侧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一端有斜面的凹槽,并与所述进气从动齿轮上的多个凸爪一一对应配合;在位于所述进气从动副齿轮右侧依次设有与凸轮轴配合的碟簧、垫片和弹性挡圈。本发明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承载能力高,传动平稳,噪音小,使用范围广。CN10368ACN103016680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齿轮副自动消除齿侧间隙机构,包括重叠配合在凸轮轴(7)上的进气从动齿轮(2)和进气从动副齿轮(3),所述进气从动齿轮(2)的左侧与凸轮轴(7)上的轴肩紧靠,所述进气从动齿轮(2)的右侧与所述进气从动副齿轮(3)的左侧紧贴;还包括与进气从动齿轮(2)和进气从动副齿轮(3)啮合的排气主动齿轮(1);其特征是:在所述进气从动齿轮(2)的右侧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一端有斜面的的凸爪(21),在所述进气从动副齿轮(3)的左侧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一端有斜面的凹槽(31),并与所述进气从动齿轮(2)上的多个凸爪(21)一一对应配合;在位于所述进气从动副齿轮(3)右侧依次设有与凸轮轴(7)配合的碟簧(6)、垫片(5)和弹性挡圈(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副自动消除齿侧间隙机构,其特征是:设在所述进气从动齿轮(2)右侧上的多个一端有斜面的凸爪(21)在圆周非均匀分布,设在所述进气从动副齿轮(3)左侧上的多个一端有斜面的凹槽(31)在圆周非均匀分布,并与所述进气从动齿轮(2)上的多个凸爪(21)一一对应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齿轮副自动消除齿侧间隙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进气从动齿轮(2)的右侧设有六个沿圆周分布的一端有斜面的凸爪(21),在所述进气从动副齿轮(3)的左侧设有六个沿圆周分布一端有斜面的的凹槽(31),并与所述进气从动齿轮(2)上的多个凸爪(21)一一对应配合。2CN103016680A说明书1/3页一种齿轮副自动消除齿侧间隙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齿轮传动机构,具体涉及一种齿轮副自动消除齿侧间隙机构。背景技术[0002]为了提高传动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降低噪音,在齿轮传动机构中采用无齿侧隙的齿轮副,以确保整个传动系统的位置控制精度。同时,对整个传动系统的结构、体积、重量和承载能力均提出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于是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无齿侧间隙的齿轮副。如CN202468907U公告的“无齿侧间隙的超薄形齿轮副”,该专利采用薄形片弹簧为齿轮副提供消隙力,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又如CN2755358Y公告的“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消隙装置”,该装置用于伺服进给系统,能够自动补偿齿隙。但是,都不够理想,而且应用范围有限。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副自动消除齿侧间隙机构,它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承载能力高,传动平稳,噪音小,使用范围广。[000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齿轮副自动消除齿侧间隙机构,包括重叠配合在凸轮轴上的进气从动齿轮和进气从动副齿轮,所述进气从动齿轮的左侧与凸轮轴上的轴肩紧靠,所述进气从动齿轮的右侧与所述进气从动副齿轮的左侧紧贴;还包括与进气从动齿轮和进气从动副齿轮啮合的排气主动齿轮;其特征是:[0005]在所述进气从动齿轮的右侧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一端有斜面的的凸爪,在所述进气从动副齿轮的左侧设有多个沿圆周分布一端有斜面的凹槽,并与所述进气从动齿轮上的多个凸爪一一对应配合;在位于所述进气从动副齿轮右侧依次设有与凸轮轴配合的碟簧、垫片和弹性挡圈。通过碟簧、垫片及凸轮轴上的轴用弹性挡圈的预紧力,通过凸爪斜面相互接触,使进气从动副齿轮产生相对于凸轮轴轴心线的旋转运动,从而与进气从动齿轮形成错齿,来消除与主动齿轮在啮合运动时的齿侧间隙。[0006]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