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引子:“人生旅途的大拐弯”此前不久,世界学习与教学的一流研究机构—美国匹茨堡大学学习研究与开发中心主任LaurenResnic教授来沪报告交流,她的几次转折是:体验转折—人生旅途的大拐弯2.案例一:“一团乱麻理出头绪”(1)文献检视找准研究切入点(2)首先追寻前人的足迹(3)用事实批判的睿智审视别人成果(4)取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自己取得的资料保持灵活、开放的态度,从而摆脱一般化,发现与本研究关联更紧密、认识更精致的多个“分叉”的变式。下面是其生动的素描,所罗列的传记式的故事,都为讨论她们之间的差异、研究卓越发展的关键提供了实证材料。①教学新手珍妮 教学第一年:首次面对“真正”教学的压力 对教师形象和课堂的认识 突破困境 第二年:使教学更有趣 教学第三年:让学生参与 面对一个困难的班级。 ②较有经验的教师艾娃 职初阶段分裂、混乱、痛苦 获得主人翁责任感和尝试新事物 探索教学 寻找挑战和提出问题:“我将试验,否则,我知道得太少了” 努力胜任低年级教学。③较有经验的教师婧 教学初期情感的过山车之旅(常常怀疑自己作教师的能力与适应性) 获得信心和改进教学 面对新的挑战:多方面努力寻找平衡(教高年级不知从何处着手,平衡家庭和工作时间,寻找专业输入,与高年级学生的关系:一个持续的问题)。 ④专家型教师玛丽那 学习教学 自我怀疑和重新评价 理解和掌握教学 承担新的角色(教研组长) 反思的机会 资源再投入 迎接挑战:使用过程写作方法。(6)克服教学研究的“缺失范式”(7)知识发展存在质的差异 例如玛丽娜改革第二语言写作教学—— 多数学校长期以来使用结果取向的方法,作文是结果,教师统一指出错误,学生据此改正。玛丽娜深感这种方法使教师成了“校对“,效果不佳,这是困扰她多年的问题,后来通过研修课程的理论“输入”,大胆试验“过程写作”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制写作流程,让学生成为多次修改的写稿人,不断获得“重新表达”的成就感,实现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她坚持在“能力边缘工作”,改变了课堂环境,也改变了自己。(9)针对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10)研究者激情饱满兼及潜入思想本人在国际教育教学大会上对徐碧美报告的评述提纲徐教授以第二语言(英语)学科为教学实践的载体,对几位教师的案例进行分析,还填补了不同阶段英语教师的知识发展与知能培养问题研究的若干空缺。 徐教授的研究,虽则样本极小,仅四名教师,当然有一定局限性,但以其深入与深刻的品格,在教学领域专家特征研究的文献宝库中,作出了富有价值的补充。 对于内地来说,中小学教育改革,正逐步聚焦于教学工作质量和教师素质提高,关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徐教授的研究,对大批职初和有经验教师思考教学工作,并提高其专业水平可作颇有指导作用的参照;对开掘众多教师的经验宝藏,把他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逐步清晰化提供必要的启悟;对唤醒教师追求卓越的直觉,培育学校的教研文化更具深刻的借鉴意义。例如: 怎样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文献理论与案例分析怎样构成水乳交融的逻辑关系; 案例研究中怎样做到一丝不苟的严谨实在和高超的理论梳理; 怎样针对问题得出研究结论等。徐碧美:探寻教师个体成长的关键特征 我们:探寻教师群体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国际教育教学2004年大会上的主题报告为“重视群体行动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革新”,引起与会代表的关注,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原香港教育学院院长RuthHayhoe,将此研究放在中国哲学和中国教育的大背景中作了评论。下面就此研究思路作扼要介绍。 教师在职教育,目前都以理论、经验的课程培训为主,却面临理论向行动转移的困境。 “听了未必接受”,传播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回避同自己原有认知要素对立的不协调信息,而积极接触与之协调的信息(L.Festinger)更何况教育是个容易保守的事业,教师对不协调信息易于排异、歪曲,难以“重构”。 “接受了未必会用”,哲学认识论的“默会知识论”观点指出,专业人员所具有的知识大多是缄默(不能解释)的、个体化的,而且嵌入于情境活动之中(需要“做中学”)才能学会(M.Polany,1956)。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参与讲授为主的培训后,都很难把听来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成为难以消解的困惑。同事互助指导(Peercoaching) 乔依斯与许瓦斯(Joyce&Showers,1982)的等组实验发现,教师在课程培训的同时,如参与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可有75%的人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的内容;否则只有15%能有同样的表现。 其他研究(Sparks,1986;Singh&Shiffette,1996)也发现同事间的互助指导远胜于单元式的工作坊。 美国、香港等地的一些学者在中小学推介同一层级教师间的互助支援,既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