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智慧之我见——“乐趣”课堂浅析 在数学教学中,我常有这样的感受:在上课中努力做到讲解知识点透彻,教学环节清楚,可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兴趣,上课没有积极性,只是被动的配合教师上课,完成教学任务。尤其当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后,下面常常一片沉默。这样的情景,常常令我十分尴尬。 为什么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教学内容为什么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那天性活泼好动的同学哪里去了呢?于是,我翻开教案,再次回味课堂实录的点点滴滴,让我对课堂,对教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数学例题设计中的“乐趣”--------趣味性和开放性探究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中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会对新异的信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推动他们去观察、思考。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趣味性练习,对学生的好奇心加以诱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复习回顾了有理数运算法则之后,可以这样设计练习: 原题式:-18-(-3)×2。B、趣味式:-18○(-3)○2。 在小圆圈内可以填+。-,×,/ B.的答案可以是:-18-(-3)×2、-18+(-3)×2、-18÷(-3)+2、-18×(-3)-2、-18/(-3)+2等。 这样对题目一改,选择趣味性比较强的题目,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兴趣。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克服厌倦心理,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有效思维。 又如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后,我们针对这一章复习时,可对题目的条件进行开放,如下: A、原题: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度数是一个底角度数的2倍,求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B、开放式: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是另一个内角度数的2倍,求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B题中,可以是项角的度数是底角的2倍,也可以是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2倍,因此,它的条件是开放性的。 以上举例,主要是想通过把现行教材中的原先的练习题目,经过改良转化为趣味性、开放性练习。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逐步养成创新习惯;另一方面.复习课中练习题的开放性和趣味性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习题设置要有一定的拓展性和变通性。要通过条件或结论的改变使问题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从而得到更深层的结论方法。 练习的“乐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练习的开放性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但强调练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并不是排斥基本训练,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数学情境设计中的“乐趣”---------生活现实情境的探究 刚刚在这周的数学教研中,听了一节《平均数》课,是这样引入的: 师:大家猜猜我的年龄是多少? 生:32岁?35岁?42岁? 师:我的年龄是34岁,那么接下来我来问一个问题:请问你的年龄是几岁? 生1:15.岁 师:那么,我与你两个人,我们的平均年龄是几岁? 生1:(34+15)/2.(老师板书)。 师:你的年龄是几岁? 生2:14岁. 师:那么我们三个人的年龄的平均是几岁? 生2:(34+15+14)/3.老师板书) 师:你的年龄是几岁? 生3:15岁, 师:那么,我们四个人平均年龄是几岁? 生4:(34+14+15+15)/4,(教师板书) 这样经一小组学生回答之后。便自然地提出了:有n个数的时候的平均数的定义与算法…. 这样设计的成功之处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从身边的熟悉的年龄开始,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其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操作与探索、共同研究,得出结论,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数学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以开放式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一次次的尝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简单的设计,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一种也想和学生加入课堂的冲动。 三.教学过程的“乐趣”------展示学生才华,成就学生“自我”的课堂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