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CN104653311A(43)申请公布日(43)申请公布日2015.05.27(21)申请号201310574233.8(22)申请日2013.11.17(71)申请人张琨地址200240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西59栋7013室(72)发明人张琨(51)Int.Cl.F02D21/08(2006.01)F02M25/07(2006.01)F02B37/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气动式管路流通面积可变装置(57)摘要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气动式管路流通面积可变装置,包括压气机、发动机、涡轮、连接管、阀座、阀体、旋转轴、容积腔、固定体、贯穿管、弹性部件、隔板、旋转体和连接板,旋转体的一端伸入第一贯穿管内并与第一贯穿管的壁面密封接触,旋转体的另一端与隔板固结在一起,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发动机进气管相连通,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过固定体后与第一贯穿管相连通。当发动机进气管压力较高时,旋转体带动蝶阀顺时针旋转,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率较大,发动机爆压较低;当发动机进气管压力较低时,旋转体带动蝶阀逆时针旋转,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率较小,发动机油耗较低。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系统。CN104653311ACN104653311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气动式管路流通面积可变装置,包括压气机进气管(1)、压气机(2)、发动机进气管(3)、发动机(4)、发动机排气管(5)、涡轮(6)、涡轮排气管(7)和连接轴(8),压气机(2)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压气机进气管(1)的出气口、发动机进气管(3)的进气口相连接,发动机(4)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3)的出气口、发动机排气管(5)的进气口相连接,涡轮(6)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5)的出气口、涡轮排气管(7)的进气口相连接,压气机(2)与涡轮(6)通过连接轴(8)同轴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管(9)、第一旋转轴(10)、蝶阀(11)、第二连接管(12)、第二旋转轴(13)、链条(14)、容积腔(15)、固定体(16)、第一贯穿管(17)、第二贯穿管(18)、弹性部件(19)、隔板(20)、旋转体(21)和连接板(22),第一旋转轴(10)的后端穿过第一连接管(9)后镶嵌在第一连接管(9)的内壁上,第一旋转轴(10)的前端在第一连接管(9)的外边,蝶阀(11)安装在第一连接管(9)内并与第一旋转轴(10)固结在一起,容积腔(15)的纵截面为圆环状,固定体(16)、旋转体(21)的纵截面均为圆弧状,容积腔(15)、固定体(16)、旋转体(21)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固定体(16)安装在容积腔(15)内并与容积腔(15)的内壁面固结在一起,第一贯穿管(17)、第二贯穿管(18)均布置在固定体(16)内,第一贯穿管(17)、第二贯穿管(18)连接在一起,第一贯穿管(17)、第二贯穿管(18)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第二贯穿管(18)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贯穿管(17)的横截面面积,隔板(20)安装在第二贯穿管(18)内并与第二贯穿管(18)的壁面密封接触,旋转体(21)的一端伸入第一贯穿管(17)内并与第一贯穿管(17)的壁面密封接触,旋转体(21)的另一端与隔板(20)固结在一起,第二旋转轴(13)的后端穿过容积腔(15)后镶嵌在容积腔(15)的后壁上,第二旋转轴(13)的前端在容积腔(15)的外边,旋转体(21)、连接板(22)、第二旋转轴(13)均固结在一起,隔板(20)通过弹性部件(19)与第二贯穿管(18)的上壁面连接在一起,第一旋转轴(10)的前端、第二旋转轴(13)的前端通过链条(14)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管(9)的两端分别压气机进气管(1)、涡轮排气管(7)相连通,第二连接管(12)的一端与发动机进气管(3)相连通,第二连接管(12)的另一端穿过固定体(16)后与第一贯穿管(17)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式管路流通面积可变装置,其特征是,弹性部件(19)为弹簧,第一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12)均为等截面圆管,蝶阀(11)的横截面为圆形。2CN104653311A说明书1/3页气动式管路流通面积可变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排气再循环系统,特别是一种气动式管路流通面积可变装置。背景技术[0002]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日趋增加,降低发动机有害排放物这一目标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动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世界石油制品的消耗量逐年上升,国际油价居高不下,柴油车的经济性日渐突出,这使得柴油机在车用动力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