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章辊道窑(P40)第3章辊道窑一、定义:通道扁平、以平行排列辊棒转动输送制品的连续式 窑炉 二、发展概况 1、国外 19世纪20年代,最初应用于冶金工业 30年代,美国:陶瓷烤花 40年代,意大利:快烧面砖 60-70年代,国外先进国家已普遍使用辊道窑焙烧建筑瓷1973年沈阳陶瓷厂焙烧釉面砖; 1974年山西省闻喜县陶瓷厂建成我国第一条煤烧日用瓷烤花辊道窑; 同年,辽宁省海城县陶瓷厂建成我国第一条烧重油的日用瓷烤花辊道窑。 1982年,广东石湾利华装饰砖厂首家从意大利唯高公司引进FRW2000型 辊道窑; 此后的近二十年,先后从意大利、日本高砂公司、德国、美国等引 进了500余座各种规格的辊道窑。 80年代:全引进 90年代:全引进+仿制 二十世纪末,辊道窑的设计与制造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有的还远销至国 外。 按热源:火焰式、电热式 按燃料:气烧、油烧 按层数:单层、双层 四、窑体材料 窑体材料均为轻型化 1、轻质隔热耐火材料:莫来石隔热砖、高铝聚轻球砖 2、陶瓷纤维材料:多晶莫来石纤维、结晶氧化铝纤维 氧化铝纤维、硅酸铝纤维等 纤维形式有:纤维模块、纤维毡、纤维棉等。五、辊道窑的特点§2、分带及工作系统气烧明焰辊道窑工作系统图(P41图3.1)窑体由窑墙、窑顶和窑底组成 一、窑体主要尺寸 主要取决于产量、窑型、燃料种类及产品规格 1、窑内宽B:窑道内两侧墙间的距离, 明焰辊道窑B=2.0~2.5m。 乐华仿古砖辊道窑:2.3(2.6?)m B=坯体尺寸×块数+2×边距 宽体窑是发展方向。 窑内高为窑道内整个空间的高度,等于辊上高(辊棒中心线到 窑顶的距离)和辊下高(辊棒中心线到窑底的距离)之和。 乐华公司:烧成带辊上、辊下高均为434mm,预热带 为372mm。 辊上高主要保证燃烧空间与气流的顺畅,辊下高是为了处理从 辊上掉下的制品,一般要求大于制品对角线长度。对大规格砖 辊下高可小于制品尺寸,因内高太大 会增大窑墙散热。 考虑因素: 1)保证制品顺利通行; 2)保证有足够的燃烧空间; 3)利于气体辐射传热; 4)利于布置烧嘴。 3、窑长L二、窑墙:二、窑墙:4、孔砖(P44)孔砖与窑墙结合的两种结构形式(P44)三、窑顶(P45)(1)耐热钢穿轻型吊顶砖的结构形式3、吊顶砖(3)吊顶砖吊挂的结构形式(现在比较通行)辊道窑常会发生断坯(砖)现象,为便于处理断辊、卡砖等事故,在窑侧墙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事故处理孔。事故处理孔一般设置在辊下,且事故处理孔的下孔面应与窑底面平齐,以便于清除落在窑底上的砖坯碎片。其它结构(2)、挡墙与挡板(P49)其它结构(2)、挡墙与挡板(P49)2)结构:(3)膨胀缝(4)测温孔与观火孔§3.4预热带结构分析,排烟系统(P51)排烟总管、分管、支管下排烟口挡板(防止掉渣进入排烟管)3.5烧成带结构分析3.5.1烧嘴的布置(品字形,和附录图纸布置相同,烧成带每节4对烧嘴)3.5.2管路布置烧嘴3.6冷却带结构分析急冷段冷风喷管断面图急冷带通风系统.avi急冷带通风系统.avi3.6.2缓冷段结构(P59,书上49~56节)抽热风机、总管、支管和闸板等方式二:顶抽,窑顶开矩形孔,直接冷却(书上57~65节)空窑节和另外一个窑的轴流风机(66~73节)§3.7辊道窑的传动系统(P61)§3.7辊道窑的传动系统(P61)§3.7辊道窑的传动系统(P61)2、规格:Φ(25~75)×L(1500~3800)×δ(3~5)乐华:Φ54mm,L3.85m,每节的辊棒数为301、确定原则: 保证制品最少与三根辊子接触,不至于掉下 考虑每节窑长必须是辊距的整数倍。 2、换辊时的注意事项: 换上的辊子要预热 换下的辊子要均匀冷却 清洗打磨掉辊棒上的污物,再涂一层氧化铝浆。 二、辊子的联接形式2、弹簧夹紧式联接3、开口销孔联接二、传动方式:三、传动过程:传动芯轴可分卡簧式,夹套式等,主动端、从动端装配式钢架优点: 窑体分段按模数设计,实现了辊道窑设计制造的标准化; 选用不同的段数可以灵活地组成各种窑炉,形成同型号多种生产能力的辊道窑系列; 便于窑炉生产厂家标准化生产而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加快了窑炉建筑与安装进度。整体式装配式角钢、槽钢构成的钢架结构方钢(方形钢管)构成的钢架结构(P77)吊顶钢架结构底支撑结构§6燃烧系统烧嘴及其管路系统安装图烧嘴与窑体连接安装图燃料供应系统供气系统烧成带典型结构燃烧系统管路图.avi§7冷却系统急冷段典型结构.avi1—换热风管 2—冷风入口 3—余热风汇总管 4—抽热风管 缓冷的另一种方式就是间接冷却,间接冷却可采用间壁或换热管。缓冷窑尾快冷通风系统缓冷段通风系统.avi缓冷段典型结构.avi终冷(窑尾快冷)快冷段典型结构§8电控系统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