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二章极限与导数考点 搜索1.从一系列有限的①得出②—————————的推理方法,叫做归纳法. 2.对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 第一步:验证当n取③时命题成立; 第二步:假设当④时命题成立,证明当⑤时命题也成立. 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以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从⑥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3.数学归纳法需要完成两个步骤的证明,缺一不可.其中第一步是奠基步骤,是⑦————————的基础;第二步反映了无限递推关系,即命题的正确性具有⑧.若只有第一步,而无第二步,则只是证明了命题在特殊情况下的正确性;若只有第二步,而无第一步,那么假设n=k时命题成立就没有根据,递推无法进行.1.设 那么f(n+1)-f(n)等于() 解:2.凸n边形有f(n)条对角线,则凸n+1边形的对角线条数f(n+1)为() A.f(n)+n+1B.f(n)+n C.f(n)+n-1D.f(n)+n-2 解:由n边形到n+1边形,增加的对角线是增加的一个顶点与原(n-2)个顶点连成的(n-2)条对角线,及原先的一条边成了对角线.故选C.题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不等式 则当n=k+1时, 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综合(1)(2)知,对一切正整数n等式都成立.点评: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不等式)的要点是“两步一结论”,即第一步先验证初始结论;第二步是先假设n=k时命题成立,再由n=k时的命题作条件,推导n=k+1时结论也成立;一结论是指最后归纳前面两个步骤,得出原结论是成立的.所以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 综合(1)(2)知,对于一切大于1的自然数, 不等式都成立.1213题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性问题=a[ak+2+(a+1)2k+1]+(a+1)2k+3-a(a+1)2k+1 =a[ak+2+(a+1)2k+1]+(a2+a+1)(a+1)2k+1. 因为ak+2+(a+1)2k+1与 a2+a+1都能被a2+a+1整除, 所以上面的和也能被a2+a+1整除. 即当n=k+1时,ak+3+(a+1)2k+3能被a2+a+1整除. 综合(1)(2)知,命题对任何n∈N*都成立.点评: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问题的关键是第二步的配凑变形,即把n=k+1的命题形式通过添项配凑成n=k时的结论加除式的倍式的形式.已知f(n)=(2n+7)·3n+9,是否存在自然数m,使对任意n∈N*,都有m整除f(n)?如果存在,求出最大的m值,并证明你的结论;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由f(1)=36,f(2)=108,f(3)=360,f(4)=1224,猜想f(n)被36整除. 证明:(1)当n=1时,猜想显然成立. (2)假设当n=k时,f(k)能被36整除, 即(2k+7)·3k+9能被36整除.则当n=k+1时,f(k+1)=[2(k+1)+7]·3k+1+9 =3[(2k+7)·3k+9]+18(3k-1-1). 由假设知3[(2k+7)·3k+9]能被36整除, 而3k-1-1是偶数,所以18(3k-1-1)能被36整除, 从而f(k+1)能被36整除.综合(1)(2)知, 对任意n∈N*,f(n)能被36整除. 由于f(1)=36, 故36是整除f(n)的自然数m的最大值.平面内有n个圆,其中每两个圆都相交,任何三个圆都无公共点,证明:这n个圆把平面分成n2-n+2个区域. 证明:(1)当n=1时,一个圆把平面分成两个区域,而12-1+2=2,所以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k个圆把平面分成k2-k+2个区域.则当n=k+1时,第k+1个圆与原有的k个圆共有2k个交点,这些交点把第k+1个圆分成了2k段弧,其中每段弧都把它所在的区域分成了两部分,因此共增加了2k个区域. 所以这k+1个圆把平面分成 k2-k+2+2k=(k+1)2-(k+1)+2个区域, 即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综合(1)(2)知,对任意n∈N*,命题都成立.1.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有时要验证从n0开始的多个正整数命题成立,这主要取决于从k到k+1的奠基是什么数.如果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并要求当k≥m时才能得出n=k+1时命题也成立,则第一步必须验证从n0到m的各个正整数命题都成立. 2.第二步的证明必须运用“归纳假设”作为证明n=k+1时命题成立的条件,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了.3.“归纳假设”可以是一个式子(等式或不等式),也可以是一段具有数学意义的数学语言,有时需要对它作适当变通,而不是机械地套用. 4.如果命题是对正奇数(或正偶数)成立,则假设n=k时命题成立后,要证明n=k+2时也命题成立.若第(1)步证明n=1和n=2时命题成立,第(2)步假设n=k时命题成立,证明n=k+2时命题也成立,则对任何正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