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学研究生学业拖延、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医学研究生学业拖延、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0名医学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医学研究生的学业拖延存在普遍性,时间管理倾向偏向于“目标导向型”,成就动机中“自我提升动机”得分最高。同时,学业拖延、时间管理倾向和成就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时间管理偏向于“目标导向型”的研究生学业拖延程度相对较低,自我提升动机愈高的研究生学业拖延程度也相对较低。 关键词:学业拖延;时间管理;成就动机;医学研究生 正文: 一、引言 医学研究生是医学领域未来人才的重要来源,其学业拖延现象的普遍性对于其自身发展及对社会的贡献都是不利的。同时,时间管理及成就动机是影响研究生学业拖延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医学研究生学业拖延、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以期对医学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学业拖延指的是个体在完成学业任务时存在的推迟、迟缓或拖拉等行为。研究表明,学业拖延在学生中较为普遍,不同专业、不同学级和性别的学生均有出现。已有研究发现,心理心态、时间管理、成就动机等多种因素会影响学业拖延的发生和程度。其中,时间管理是指个体的目标设置、计划制定和时间分配等等行为。成就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其中内在动机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提升,而外在动机强调的是外界对个体行为的奖励或惩罚。学业拖延、时间管理和成就动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已有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偏向于“目标导向型”的个体学业拖延程度相对较低,自我提升动机愈高的个体学业拖延程度也相对较低。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0名医学研究生进行调查。问卷分为四个部分:一、个人基本情况;二、学业拖延倾向问卷(SDS);三、时间管理倾向问卷;四、成就动机问卷(AMS)。统计方法采用相关系数和多元回归分析。 四、研究结果 (一)基本情况 样本人群中男女比例相当,年龄在22-33岁之间,博士研究生占比较高(68.3%)。大多数研究生有固定读书地点(86.3%),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时间较长(85.5%)。此外,研究生的社交活动较为丰富(93.5%)。 (二)学业拖延倾向、时间管理倾向、成就动机得分状况 样本中研究生的总体学业拖延得分为2.91±0.78,时间管理倾向偏向于“目标导向型”,成就动机得分中“自我提升动机”得分最高。 (三)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学业拖延得分与时间管理倾向、成就动机得分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时间管理倾向偏向于“目标导向型”的研究生学业拖延程度相对较低(r=-0.33,p<0.05),自我提升动机愈高的研究生学业拖延程度也相对较低(r=-0.38,p<0.05)。 (四)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时间管理倾向和成就动机对学业拖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F=47.06,p<0.001)。其中,时间管理倾向偏向于“目标导向型”(β=-0.19,p<0.001)和自我提升动机愈高(β=-0.26,p<0.001)均对学业拖延程度有负向影响。 五、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医学研究生的学业拖延存在普遍性,时间管理倾向偏向于“目标导向型”,成就动机中“自我提升动机”得分最高。同时,学业拖延、时间管理倾向和成就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时间管理偏向于“目标导向型”的研究生学业拖延程度相对较低,自我提升动机愈高的研究生学业拖延程度也相对较低。因此,应引导医学研究生良好的时间管理倾向和自我提升动机,从而减少学业拖延行为。 六、参考文献 [1]SteelP.Thenatureofprocrastination:Ameta-analyticandtheoreticalreviewofquintessentialself-regulatoryfailure.PsychologicalBulletin,2007,133(1):65-94. [2]桂浩明,唐玲.研究生学术自主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3(5):456-461. [3]SomuncuogluM,AkiE.Effectsofacademicprocrastinationoncollegestudents'lifesatisfaction.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5,186(186):374-380. [4]阙俊明,易志成.学业拖延和时间管理与成就动机的关系:一个整合模型的探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3):45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