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章补益剂凡以补益药为组成,含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治疗各种虚证方剂,统称为补益剂。本类方剂是依据“虚者补之”以及“行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理论立法,属于“八法”中“补法”。 人体虚损不足诸证。成因甚多,但总属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包含饮食劳倦、情志所伤、病后失调等)所致五脏虚损,而五脏虚损又不外乎气、血、阴、阳,故虚证有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区分。所以,补益剂则对应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六类。 补益气、血、阴、阳各有所不一样,但不能截然分开。需从整体出发,既要有所侧重,又要统筹兼顾。气虚补气,血虚补血,二者虽各有重点,但气血相依,补气与补血常配合使用。《脾胃论》中说:“血不自生,须得生阳之药,血自旺矣”。《温病条辨》中说:“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所以,血虚者补血时,宜加入补气之品,以助生化,或着重补气以补血;如因大失血而致血虚者,尤当补气以固脱,使气旺则血生。对于气虚,普通以补气药为主,虽亦可少佐补血药,但过之则阴柔碍胃。至于气血两虚者,则亦气血双补。补阴补阳亦是如此。阴阳互根,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类经》卷14中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所以,阳虚补阳,常佐以补阴之品,使阳有所附,并可籍阴药温运之力以制阴药之凝滞,使滋阴而不碍气。若阴阳两虚,自应阴阳并补。 培补五脏之法,又分直接补益法和间接补益法。《难经.十四难》说:“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肾者,益其精。”此为直接补益法,即虚在何脏就不该脏。间接补益法主要是依据脏腑相生理论使用“补母”法来治疗,如肺气虚者补其脾,即培土生金;脾阳虚者补其命门,即补火生土;肝阴虚者补其肾。即滋水涵木等。应用补益剂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要辨清虚证实质和详细病位,即首先分清气血阴阳终究哪方面不足,在结合脏腑相互滋生关系,给予补益。二是注意虚实真假,《景岳全书》曾说过:“至虚之病,反见盛世;大实之病,反见羸状。”前者是指真虚假实,若误用攻伐之剂,则虚者更虚;后者是指真实假虚;若误用补益之剂,则实者更实。三是要注意脾胃功效。补益药易于壅中滞气,如脾胃功效较差,可是当加入理气醒脾之品,以资运化,使之补而不滞。四是注意煎服法,补益药宜久煎,务使药力尽出;服药期间以空腹或饭前佳,若急证则不受此限。第一节补气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解】 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 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 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解】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 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 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湿,是为佐药。 桔梗宣肺利气,通凋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 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方解】 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 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适用,以增强其补益中气之功。 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许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帮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本草纲目》谓:“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 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共为佐使。 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诸药适用,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则诸症自愈。 气虚发烧者,亦借甘温益气而除之。生脉散《医学启源》【方解】 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 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认为臣。人参、麦冬适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 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 三药适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玉屏风散《医方类聚》【方解】 方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 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力,为臣药。 两药适用,使气旺表实,则汗不外泄,外邪亦难内侵。 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御邪,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风而不伤正。对于表虚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者,用之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 方名玉屏风者,言其功用有似御风屏障,而又宝贵如玉之意。完带汤《傅青主女科》【方解】 方中重用白术、山药为君,意在补脾祛湿,使脾气健运,湿浊得消;山药并有固肾止带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