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颗粒型绿茶加工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形成研究 颗粒型绿茶加工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形成研究 摘要: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茶叶市场的不断发展,颗粒型绿茶作为一种方便携带、易冲泡的新型茶饮品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优化颗粒型绿茶的加工工艺,以提高其品质形成。在实验中,通过调整采摘时间、杀青温度、揉捻时间和温度等工艺因素,对颗粒型绿茶进行加工处理。通过测定颗粒型绿茶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品质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加工工艺条件。 关键词:颗粒型绿茶;加工工艺优化;品质形成 一、引言 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绿茶作为一种非发酵茶,其色泽绿润,滋味清爽,营养丰富,备受人们喜爱。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颗粒型绿茶作为一种方便携带、易冲泡的新型茶饮品在市场上逐渐兴起。然而,颗粒型绿茶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品质问题,如颗粒过大、茶汤浓度不均等。因此,优化颗粒型绿茶的加工工艺,提高其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材料与方法 1.材料 本研究选用当地产的茶树为原料,将其采摘回实验室进行后续处理。 2.方法 2.1采摘时间的确定 以茶树叶片的绿色指数和茶多酚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采摘时间下茶叶的品质特征,并确定最佳的采摘时间。 2.2杀青温度的优化 分别以高温杀青(120℃)和低温杀青(80℃)两种方法进行杀青处理,对比颗粒型绿茶的感官品质、茶多酚含量和咖啡碱含量等指标,确定最佳的杀青温度。 2.3揉捻工艺的优化 通过对颗粒型绿茶的揉捻时间和温度进行优化,以颗粒型绿茶的形态特征和茶汤浓度均匀性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的揉捻工艺条件。 2.4其他工艺参数的优化 在上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对其他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颗粒型绿茶的品质和形态。 三、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不同采摘时间下茶叶的品质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对于颗粒型绿茶的加工来说,春季早采摘时间茶叶的嫩度较好、茶多酚含量较高,因此选择春季早采时间为最佳。在杀青温度方面,低温(80℃)杀青可以更好地保持茶叶的鲜绿色泽和清香气味,同时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均较高。对于揉捻工艺来说,适当的揉捻时间和温度可以有效地改善颗粒型绿茶的形态特征和茶汤浓度均匀性。在其他工艺参数的优化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颗粒型绿茶品质。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优化颗粒型绿茶的加工工艺,提高了其品质形成。选用春季早采时间、低温(80℃)杀青以及适当的揉捻工艺等工艺条件,可以获得颗粒型绿茶的较好品质。然而,由于研究仅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并且范围有限,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和完善这些结果。此外,对于颗粒型绿茶加工工艺的优化,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茶叶品种、加工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以实现更好的加工效果和品质形成。 参考文献: [1]李某某,张某某,王某某.颗粒型绿茶的市场分析及其发展趋势[J].市场文化,2020,(05):130-131. [2]张某某,王某某,李某某.颗粒型绿茶生产中的品质问题及解决途径[J].食品卫生研究,2019,(05):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