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高管激励、盈余管理与企业价值三方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管激励、盈余管理和企业价值三方关系的实证研究,探讨了高管激励和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激励和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影响,其中高管激励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实践中,企业应注重高管激励制度的优化与落实,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力度,避免为了满足短期收益目标而进行盈余管理。 关键词:高管激励、盈余管理、企业价值、实证研究 一、引言 高管激励和盈余管理是影响企业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管激励涉及到公司管理层的奖励机制,而盈余管理则和财务数据的操纵有关。如今,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业绩,而采取了盈余管理的手段,这种现象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高管激励和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通过对海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高管激励和盈余管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具体表现在: 1、高管激励和企业价值的关系 高管激励在企业运营中具有重要作用,制定合理的高管激励计划不仅可以提高高管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此外,高管激励还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并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规模效益。研究表明,高管激励对于企业价值的提升有明确的正向作用。 2、盈余管理和企业价值的关系 盈余管理是企业为了追求更高利润而对财务数据进行操纵的手段。实际上,盈余管理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如虚报利润、超额计提准备金等等手段。虽然盈余管理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企业利润,但是其对企业长期发展带来的不稳定性很大。大部分学者研究表明,盈余管理对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并没有明确的正向作用。 综上所述,在实践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高管激励制度的优化与落实,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力度,避免为了满足短期收益目标而进行盈余管理。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高管激励和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我们采取市值为代表的企业价值指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相关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2.2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样本选取自2011年至2019年安徽省内上市公司,其中含有270个样本。在样本收集过程中,我们先粗筛出符合条件的公司,再通过数据清洗,筛除掉不符合要求的公司,最终得到了最终的样本集。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3.1变量描述 表1统计量 |变量|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 |:---:|:---:|:---:|:---:|:---:| |企业价值|2.91|202.17|22.98|23.37| |高管薪酬|28412|8945205|741255|977785| |固定资产比率|-0.15|2.59|0.41|0.32| |净利占资产率|0.00|0.11|0.05|0.03| 表1是样本中相关变量的统计量。可以看出,其中高管薪酬、固定资产比率、净利占资产率的变异系数差别较大,说明这些变量在样本中的变异程度较大。 3.2回归结果 表2回归结果 ||Estimate|Std.Error|tvalue|Pr(>|t|)| |:---:|:---:|:---:|:---:|:---:| |(Intercept)|8.919e+00|1.191e+00|7.485|0.000| |高管薪酬|2.599e-06|1.526e-06|1.703|0.090| |固定资产比率|4.372e-01|1.755e-01|2.490|0.013| |净利占资产率|3.796e+01|1.339e+01|2.837|0.005| 表2为回归结果。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高管薪酬、固定资产比率、净利占资产率对企业价值均有影响。 3.3讨论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发现,高管薪酬和固定资产比率的系数为正数,说明这两个变量对企业价值是有正向影响的。同时,净利占资产率的系数为正,说明在不同的企业背景下,净利占资产率对于企业价值的提升也是有显著的作用。 虽然高管薪酬的系数并不如固定资产比率来得明显,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高管激励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不明显。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制定优质的高管激励体系、如何让高管减少企业长远利益的忽视,这是需要引起企业关注的问题。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管激励、盈余管理和企业价值三方关系的实证研究,探讨了高管激励和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激励和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影响,其中高管激励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为显著。 此外,企业应注重高管激励制度的优化与落实,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力度,避免为了满足短期收益目标而进行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