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外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外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 地理思维能力是高中生地理学习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和培养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课外教学设计,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外教学设计,并对该设计进行了实施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本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学习动力,对于高中生地理学习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理思维能力;课外教学设计;高中生;地理学习;综合素质 1.引言 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涉及到自然地理,又涉及到人文地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然而,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思维负荷较低、重视记忆教学等问题,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课外教学作为一种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具有很好的潜力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本研究旨在通过课外教学设计,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地理学习成绩。 2.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重要性 2.1地理思维能力的定义 地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运用地理知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它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2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地理思维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综合能力等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地理学习成绩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应用地理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基于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外教学设计 3.1设计目标 基于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外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动力。 3.2设计内容 本课外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地理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地理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2)地理问题解决: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主动提出地理问题,并经过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地理项目研究:组织学生参与地理项目研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数据收集和分析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4)地理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地理竞赛活动,让学生通过比拼答题速度和思维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动力。 4.设计实施与评估 为了验证本设计的有效性,我们选择了某高中的三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一个班级进行了课外教学设计的实施,另外两个班级作为对照组。在课外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了地理能力测评,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结果比较。 4.1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中,我们依次进行了地理实地考察、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项目研究和地理竞赛活动。在每个环节中,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动力。 4.2评估结果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地理能力测评,我们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动力显著提高,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这表明本设计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学习成绩。 5.结论 本研究通过设计基于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外教学,有效提高了高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动力。课外教学设计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然而,课外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BartonG.Geographyandeducation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inachangingworld[M].NovaSciencePubInc,2012. [2]LambertD,MorganR.Geography:TeachingSchoolSubjects11-19[M].Routledge,2014. [3]WangCKJ,LouY.Domain-specificityofacademicself-conceptinSingaporeanstudents:Theroleofdomainimportance,interest,utilityandself-efficacy[J].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2008,33(3):23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