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急性肾损伤临床研究的任务书 任务书 一、研究背景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已经在临床上普遍应用。然而,HSCT的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早期的肾损伤。早期急性肾损伤(AKI)是HSCT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HSCT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目前对于HSCT后早期AKI的研究仍然有待加强,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HSCT后早期AKI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预后等方面,为HSCT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 1.研究目的 探讨HSCT后早期AKI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预后等方面,为HSCT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在我院接受HSCT治疗的患者中早期出现AK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如下: ①年龄在18-60岁之间; ②符合HSCT治疗适应症,包括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障碍等; ③术前肾功能正常(血清肌酐<1.2mg/dL); ④在HSCT过程中早期出现AKI,符合AKIN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如下: ①有肝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存在的患者; ②在HSCT过程中使用肾脏毒性药物、造影剂等的患者; ③曾经接受过肾移植或其它肾脏手术的患者。 2.2研究设计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并分析在我院接受HSCT治疗的患者中早期出现AKI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 ②HSCT相关指标:包括移植前治疗方案、移植来源、移植前的HLA配型、移植后的移植物排斥等。 ③AKI的临床特点:包括AKIN分级、尿量、肾小球滤过率等。 ④危险因素的分析:包括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感染的发生、营养支持情况等。 ⑤预后的分析:包括死亡率、肾功能恢复情况等。 2.3研究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案、手术记录等。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严格遵守个人隐私保护的原则。 2.4研究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对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预后进行生存分析。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探讨HSCT后早期AKI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预后等方面,有助于: ①了解HSCT后早期AKI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表现。 ②为防治HSCT后早期AKI提供参考依据。 ③促进HSCT的临床应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四、研究进度安排 序号|任务|完成时间 1|研究方案编制|2021年10月 2|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和录入|2021年11月-2022年1月 3|数据统计和分析|2022年2月-2022年3月 4|论文撰写|2022年4月-2022年5月 5|论文修改和定稿|2022年6月-2022年7月 五、研究经费 本研究经费由我院承担,旨在促进临床科研水平提高,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更好的服务患者。 六、参考文献 1.KidneyDisease:ImprovingGlobalOutcomes(KDIGO)AcuteKidneyInjuryWorkGroup.KDIGO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foracutekidneyinjury.KidneyIntSuppl2012;2:1-138. 2.AlijamaMA,Fernández-RañadaJM,BaratA,López-AndreuM,Gómez-SánchezR,Hernández-RivasJÁ,etal.Incidenceandprognosticvalueofacuterenalfailureafterreduced-intensityconditioning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BiolBloodMarrowTransplant2013;19:170-4. 3.LehnerGF,FeistritzerC,CardonaA,etal.Acutekidneyinjuryafter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retrospectivesingle-centeranalysis.BMCNephrol2018;19:49. 4.LuoR,FengLJ,GuoCX.Clinicalanalysisonacuterenalinjuryafterallogene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ChinaJBloodTransfus2019;32: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