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在地理教学中,人地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人地协调观则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视角。人地协调观是指人类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地球上其他物种的生存需要和地球的生态平衡,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必要的课程目标。 二、选题意义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人地协调观作为人地关系的一种新的视角,旨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通过地理教学中引入人地协调观,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这个关系中,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行为会对自然产生影响,而自然条件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学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促进可持续发展。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地协调观是一种综合性的观念,它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因此,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不仅仅是在知识层面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在综合素质上的提高。在学习人地协调观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环境意识和全球视野,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以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为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人地协调观的概念及其特点 (2)人地协调观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2.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调研、实验教学等方法,具体如下: (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人地协调观的概念、特点、本质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 (2)调研:采用问卷和访谈等调研工具,对学生和教师的人地协调观认知和培养情况进行调查。 (3)实验教学:通过设立有关人地协调观的教学实验课,检验不同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影响。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成果: 1.系统阐述人地协调观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明确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理论基础。 2.发现和分析当前学生和教师在人地协调观教育方面的不足,为进一步深入探究人地协调观培养提供参考。 3.总结出一些实际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提高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效果提供可行性建议。 4.为进一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效果,推动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五、研究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1-2周) 文献搜集和研究:收集相关文献,对人地协调观的概念、特点等内容进行研究和总结。 2.第二阶段(2-3周) 数据采集和分析:以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人地协调观认知和培养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3.第三阶段(3-4周) 实验教学及数据收集: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一些涉及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实验课程,并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4.第四阶段(1-2周) 研究总结和撰写论文: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撰写一份不少于5000字的论文。 六、参考文献 1.秦发昌.地理教学中的人地关系教育——人地协调观[J].中国教育报,2002. 2.刘育卿,李志文.基于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教学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324-1330. 3.徐龙.地理教育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J].教育月刊,2018(6):12-14. 4.张燕,王宜优.高中生人地协调观认知与评价[J].地理科学,2019(39):1988-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