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STD+I煤调湿技术目录1、什么是煤调湿? 煤调湿(CoalMoistureControl,简称CMC)是一种炼焦用煤的预处理技术,即通过炼焦煤在焦炉外的干燥来降低并稳定控制装炉煤的水分,以达到: 降低炼焦能耗; 提高焦炉生产能力; 改善焦炭质量; 稳定焦炉操作的一项技术。 1、什么是煤调湿?(续) 煤调湿技术并不追求最大限度的去除装炉煤水分,而只是把水分调整并稳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从~10%降至~6%)。 炼焦煤水分过低将引起: 焦炉和操作困难。焦炉冒烟冒火,大量结石墨。 回收系统的操作困难。焦油含渣量大量上升,煤气中粉尘增加。2、为什么要对炼焦煤进行调湿? 以处理能力300t/h级计,煤料水分由~10%降低到干燥后的~6%时: 吨焦能耗可节约~10kg; 煤料含水量每降低1%,炼焦耗热量就降低62.0MJ/t(干煤)。如果采用焦炉废热对湿煤进行换热,则可以100%达到上述效果;如果采用蒸汽等外部热源进行换热,则要扣除这部分能量投入。2、为什么要对炼焦煤进行调湿?(续) 提高焦碳和焦炉煤气生产能力7~11%; 一方面:装炉堆积密度上升 粉煤:0.72吨/m3; 成型煤:0.74吨/m3;(15%型煤)--上升~3% 调湿煤:0.75吨/m3;(水分6%)--上升4~5% 一方面:结焦时间缩短 水分降低3~4%,结焦时间缩短45~60分钟,折合开工率提高5~6%。 2、为什么要对炼焦煤进行调湿?(续)减少1/3焦化废水产生量; 2010年我国焦碳产量达3.8亿吨,根据以上指标,若煤调湿用于全国大型焦炉(产量按焦碳产量50%计),每年将节约能耗190万吨标煤,增加焦碳产量950~1520万吨,增加焦炉煤气产量38~60.8亿立方(以吨焦产生400Nm3煤气计),减少CO2排放466.8万吨,减少废水排放1013.7万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3、煤调湿技术实现形式 3、煤调湿技术实现形式 (1)热媒油方式的煤调湿工艺 用导热油为热媒,通过烟道换热器和上升管换热器吸收焦炉烟道气和荒煤气显热后温度提高至~210℃,在多管回转干燥机内与湿煤进行间接热交换(热媒油走管内,湿煤走管外)。通过调节热媒油温度、干燥机转数、给煤量等措施使煤料水分达到目标值。与湿煤换热后的热媒油温度将至~80℃,再送到烟道换热器和上升管换热器循环运行。 优点:部分利用荒煤气显热,充分利用焦炉废热。 缺点:换热器结构复杂、维护困难、设备装机容量大、占地面积大、投资高。 国内应用厂家:重钢焦化厂(1997)。3、煤调湿技术实现形式也称多管回转干燥机式-STD工艺:利用干熄焦蒸汽发电后的低压蒸汽或者工厂一般低压蒸气作为热源,经过多管回转式干燥机将装炉煤间接加热干燥。 优点:工艺相对简单,运行较为可靠,故障率低,水分调节能力强。 缺点:消耗一部分蒸汽作为热源,节能效果打了折扣,在无富余低压蒸汽的厂家无法实施。 国内应用厂家:太钢焦化厂(2008)。 3、煤调湿技术实现形式也称为流化床式煤调湿工艺,利用焦炉烟道气等热废气配合热风炉作为热源,经过流化床干燥机将装炉煤直接加热干燥,。 优点:换热效率高,运行成本低; 缺点:废气中粉尘量大,除尘设备复杂、庞大。诸如操作难易程度、安全性等,相比蒸汽式工艺还有差距。 国内应用厂家:济钢、宝钢中厚板公司(2007)。 3、煤调湿技术实现形式烟道气与蒸汽结合方式煤调湿工艺,利用干熄焦蒸汽发电后的低压蒸汽和焦炉烟道气作为热源,经过多管回转式干燥机对装炉煤间接和直接加热干燥。 优点:具有STD煤调湿的所有优点,更节能,系统安全性和除尘稳定性更高。 缺点:需增加烟道气引入设备投资。 国内应用厂家:宝钢焦化厂(2008)。宝钢STD+I煤调湿工艺流程(5)其他形式的煤调湿工艺湘钢直立管气流式煤干燥工艺1、原STD工艺流程及布置宝钢煤调湿平面布置图2、原设计特点 加热介质完全为蒸汽:开工时使用5-6kgCDQ蒸汽保温、12-14kg蒸汽加热,投运正常后停用CDQ蒸汽。 设有载气风机:载气为空气,预热介质为蒸汽凝液。 设有循环风机:对干燥机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进行调节,预热介质为蒸汽凝液。 采用布袋除尘:PPS(聚苯硫醚)防静电覆膜滤料,防氧化、耐高温、耐高湿。 系统安全措施:煤粉高温洒水、氧含量超标充氮、充蒸汽。 注:日本的部分STD工艺不设循环风机,而是对载气采用热风炉加热。3、主要设备及规格4、原设计存在的问题试运行期间的干燥机出口氧含量见上图:均值14.18%,干燥机系统氧含量控制指标为13.5%,当超出这一控制指标时,系统自动充氮降氧,超出15%的高报控制值时,系统强制大流量充氮。试运行期间氧含量均值14.18%,大于13.5%的控制值。 (2)氧含量超标时系统频繁充氮降氧,氮气耗量大;影响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