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15期ModernBusinessTradeIndustryNo.15.2023 开放教育课程思政育人实践路径研究 张冉李景霞 (山东开放大学,山东济南250002) 摘要:当前开放教育课程思政育人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师传统教学思维固化,缺乏课程思政育人的关键能力; 人课不匹配,教育主体间缺乏互联互动;开放教育思政育人路径单一,资源缺乏融合共享机制;教育奖励、评价、督导 机制不健全;思政融入方式缺乏有效性。为增强开放教育思政育人的效能,教育主体需要突破自身观念“壁垒”,实 现自我赋能;学校要做到人课匹配,畅通教育主体互动渠道,形成育人合力;技术层面要利用“多元”驱动和互联互通 技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融合;各办学单位要完善激励、评估、督导机制,激发开放教育课程思政主体内生动力,探索 有效的融入方式。 关键词:开放教育;课程思政;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5.037 1开放教育课程思政育人路径研究的意义1.2有利于实现开放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成 开放教育以“互联网+教育”为主要特征,在开展学年学生进行“三观”重塑 历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当前开放教育课程思政动能受部分地区中高考制度改革影响,一些成绩不达标 不足、育人路径狭窄,探索开放教育课程思政育人的实的学生无法顺利升入初中、高中进一步接受教育,这部 践路径在转变开放教育主体观念、对成年学生进行“三分生源大部分流向了职业中专和大专,少部分直接进入 观”重塑、打破开放教育思政课育人的学科“壁垒”,拓社会,出于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考虑,开放教育成为他们 宽开放教育思政育人渠道,实现对开放教育学生的全提升学历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开放教育生源也呈现年 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轻化特征,因此开放教育专业课思政育人是完成教育立 意义。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社会公民素质的必然要求。随 1.1有利于转变开放教育主体观念,弥补开放教育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如雨后春笋 专业课思政育人的薄弱环节出现,在线学习资源也呈井喷式出现但质量良莠不齐, 当前对于“课程思政”的教育研究大都集中在全日开放教育的学生领略多种文化、听取各种声音、接触多 制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对于如何提升开放教育种价值理念的机会增多,多元化的文化在不断冲击着学 “课程思政”的专业水平、探索开放教育课程思政育人实生的“三观”标准和价值体系,同时给意识形态教育也带 践路径鲜有研究。大家普遍认为全日制高等教育与职来了挑战,即使是成年学生也难以经受各种诱惑,因此 业教育的学生入学年龄较小,成熟的价值观体系尚未形探索开放教育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拓宽思政育人 成,处于“三观”再造的关键阶段,教师作为立德树人、培渠道,对成年学生进行“三观”重塑、价值观引领的意义 根铸魂的主体,自然承担着对全日制在校生进行思想政变得尤为重要。 1.3有利于打破开放教育思政课育人的学科 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必要职责。而对于开放教育的学 “壁垒” 生而言,教师则认为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三观”体 系,对已经固化的“三观”进行重塑,过程困难且收效甚开放教育思政育人同全日制高等教育思政育人面 微。其次开放教育大部分为线上课程,教师和学生空间临同样的问题,价值引领作用的发挥被局限于思想政治 上的距离让师生关系疏离,很难产生价值观的相互认同理论课中,这种“独角戏”式的思政育人模式使得当前开 和师生情感的足够信任,导致教育主体忽视了开放教育放教育思政育人陷入“孤岛”困境,专业课成为思想政治 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意义。因此对开放教育课程思政教育的边缘化地带,这种只“授业解惑”不“传道”的教 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对于改变开放教育教育主体观念、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立德”和“树人”的关系为 打破教育主体固化思维,弥补开放教育专业课思政育人了解决开放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素质培育之 薄弱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间的错位问题,充分发挥每一领域授课教师“立德树人” 的重要作用,实现每一门课程“知识性”和“价值性”的 基金项目:山东开放大学2021年校级科研项目“课程思政育人实践路径研究———基于开放教育专业课视角”(2021SZJC12Q);山 东开放大学2021年校级科研项目“山东红色文化融入开放大学思政课教学研究”(2021SZJC01Y)。 作者简介:张冉(1990-),女,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李景霞(1989-),女,汉族,山东滨州人, 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6· 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