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图式理论看《时震》中译本的后现代审美再现的中期报告 《时震》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小说,它将时间作为主题,并将时间的断片化、混乱和不可预测性贯穿整个文本。在翻译这样一部充满后现代审美元素的小说时,如何将原作的审美效果再现在译本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图式理论的角度,对《时震》中译本的后现代审美再现做出中期报告。 1.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是文学翻译研究中的一种新理论,它源于心理学中的“图式”概念,指的是人们在经历某些事情后,形成的认知结构,以此来预测未来的可能事件。图式理论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文学翻译中,认为译者和读者也有一种类似的认知结构,即文化图式。译者和读者通过已经具有的文化图式,来理解文本中的文化差异,并将其再现在翻译中,以便读者能够理解。 2.《时震》中译本的后现代审美再现 (1)非线性叙事 《时震》的原作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使用了诸如“回到过去”、“预见未来”、“平行宇宙”等后现代审美元素,而这些元素在译本中也得到了恰当的再现。例如,在第一章节中,原文中使用了“1975年”的时间标记,而译本中却是“当前时代”,这是因为在英语中,“1975年”对于原作读者来说有着特定的文化图式意义,但对于汉语读者来说则非常陌生,因此在译本中使用“当前时代”可以更好地再现原文的审美效果。 (2)语言游戏 在原作中,时震经常使用语言游戏来表达他的观点,这些语言游戏包括谐音、暗示、反转等手法。在译本中,为了再现这些游戏,译者也需要使用类似的手法或者在翻译中加入注释和说明。例如,在原文中,时震用“desert”,“dessert”等游戏性语言来表达他的观点,而在译文中,译者也在这些词后面加上了括号和注释,以帮助读者理解。 (3)图像与文本 在原作中,时震经常使用图像来代替文字来表达情感、思想或景象,这也是后现代审美元素之一。在译本中,面对这些图像,译者需要将其翻译成文字,以便读者理解。为了再现这种审美效果,译者需要使用一些特别的手法来翻译,例如在译文中添加注释、说明或使用表格等。 综上所述,通过图式理论的分析,我们认为《时震》中译本的后现代审美再现效果还比较成功,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来完善。译者应该在翻译中注意到原作的文化差异和审美效果,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来再现原作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