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087346A(43)申请公布日2018.05.29(21)申请号201711345037.8(22)申请日2017.12.15(71)申请人吉林大学地址130012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72)发明人曾小华刘持林李广含宋大凤李文远李立鑫崔臣(74)专利代理机构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2代理人李荣武(51)Int.Cl.F15B1/04(2006.01)F15B21/00(2006.01)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9页附图3页(54)发明名称一种轮毂马达液压驱动系统蓄能器流量控制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轮毂马达液压驱动系统蓄能器流量控制方法,属于油液混合动力汽车控制领域,包括整车前轮目标驱动转矩的确定,基于前轮目标驱动转矩确定定量马达进油口压力,即蓄能器出油口压力,通过DA控制阀实现蓄能器调定压力的流量控制。该蓄能器流量控制方法,通过对蓄能器助力模式各部件的研究,发掘出前轮目标驱动转矩与蓄能器流量之间的代数关系;另外,采用增量式PID调节对定量马达进油口压力进行反馈控制,实现蓄能器流量的在线调节。在该控制方法的控制下,定量马达的输出驱动转矩能与前轮目标驱动转矩达到一致,在保证蓄能器助力效果的前提下,将蓄能器的液压能尽可能多的转化为机械能,提高了整车经济性。CN108087346ACN108087346A权利要求书1/4页1.一种轮毂马达液压驱动系统蓄能器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探究前轮目标驱动转矩与定量马达进油口压力的关系,具体包括:步骤1.1:定量马达输出轴与车轮半轴固连,马达的输出转矩即为车轮转矩,由能量守恒定理可知:ΔpQ=Tωωωη(1.1)3其中,Δp为马达进出口压力差,单位(Pa);Q为马达流量,单位(m/s);Tω为车轮驱动力矩,单位(Ngm);ωω为车轮旋转角速度,单位(rad/s);η为机械传动效率;步骤1.2:求出马达排量、转速和马达流量的关系公式与马达转速和车轮转速的关系公式:其中,D为马达排量,单位(ml/r);nm为马达转速,单位(r/min);nω为车轮转速,单位(r/min);步骤1.3:将式(1.2)、式(1.3)带入式(1.1)得:已知定量马达输出轴与车轮半轴固连,即得到下式:所述的前轮目标转矩与定量马达进油口压力的关系见式(1.5),即已知前轮目标驱动转矩可以得到马达进油口压力,现在问题就转化为求蓄能器助力时前轮的目标驱动转矩;第二步,确定前轮目标驱动转矩,具体包括:步骤2.1:基于最小二乘递归模型对整车质量识别,具体方法包括:整车纵向动力学模型为:Ft=Fw+mgf+mgi+δma(2.1)其中,式中,Ft为整车驱动力;Fw为空气阻力;m为前一时刻整车质量;f为滚动阻力系数;i为坡度;δ为旋转质量换算系数;Ttq为发动机输出轴扭矩;ig为变速器速比;i0为主减速器速比;ηt为传动系机械效率;r为车轮滚动半径;CD为风阻系数;A为迎风面积;v为当前车速;转化成最小二乘形式:Ft-Fw=m·(gf+gi+δa)+e(2.4)其中,设Ftw=Ft-Fw为系统输出量,a_e=gf+gi+δa为可观测的数据向量,θ=m为待辨识2CN108087346A权利要求书2/4页的系统参数,e为过程白噪声;根据最小二乘递归方法,得到载荷识别的最小二乘递归模型:γ(k)=P(k-1)a_e(k)[a_e(k)P(k-1)a_e(k)+u(k)]-1(2.6)其中遗忘因子按如下规律选取:u(t)=1-0.05·0.98t(2.8)所述的最小二乘递归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出整车质量;步骤2.2:整车质心离地高度的确定,具体方法包括:其中,G0为空载总质量;h0为空载总质量的质心离地高度;Gp为货物总质量;hp为货物总质量的质心离地高度;Ga为整车总质量,(Ga=G0+GP);步骤2.3:前轮目标驱动转矩的确定,基于整车动力学模型,对前后轮接地点取矩:W1L+Fwhg+mgsinαhg+mahg-mgcosαB=0(2.10)-W2L+Fwhg+mgsinαhg+mahg+mgcosαA=0(2.11)蓄能器助力过程中,车速较低且假设是匀速行驶,求出前后车轮的支撑反力为:W1=mg/L(cosαB-sinαhg)(2.12)W2=mg/L(cosαA+sinαhg)(2.13)其中,W1为前轮的支撑反力;W2为后轮的支撑反力;α为车载传感器及坡道估计算法得到的车辆所行驶路面的坡度;m为整车质量,由步骤2.1的最小二乘法递归模型估计得到;hg为质心高度,由步骤2.2的整车质心离地高度确定方法得到;A为质心到前轴的距离;B为质心到后轴的距离;L为两轴之间的距离;a为整车加速度;Fw为空气阻力;定义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