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340740A(43)申请公布日2018.07.31(21)申请号201711457783.6(22)申请日2017.12.28(30)优先权数据10-2017-00117402017.01.25KR(71)申请人韩国轮胎株式会社地址韩国首尔市(72)发明人朱常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7代理人申雪梅(51)Int.Cl.B60C11/03(2006.01)B60C11/1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6页(54)发明名称轮胎的立体型胎面切口(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雪地上保持切口性能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在湿滑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排水性能的轮胎立体型胎面切口。根据本发明,形成于轮胎胎面的花纹块上的切口下方配置有比切口入口部的宽度更宽的管状流路管部,切口入口部与流路管部通过连孔带连接,切口入口部沿胎面花纹块的轮胎圆周方向形成为锯齿波,锯齿波形成为沿花纹块的深度方向其振幅逐渐变小。本发明可以发挥以下功能,保持因切口的插入而下降的花纹块的刚性,同时,使因磨耗而增加的花纹块的刚性维持在一定标准。此外,当轮胎经过湿滑路面时,吸收轮胎胎面与地面之间的水,有助于使胎面能够直接与地面接触,并很容易地将吸收的水沿胎面花纹块的侧方向排出。CN108340740ACN108340740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轮胎立体型胎面切口,其特征在于:形成于轮胎胎面的花纹块上的切口下方配置有比切口入口部的宽度更宽的管状流路管部,所述切口入口部与所述流路管部通过连孔带连接,所述切口入口部沿所述胎面花纹块的轮胎圆周方向形成为锯齿波,所述锯齿波形成为沿花纹块的深度方向其振幅逐渐变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立体型胎面切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锯齿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水柱部,其宽度大于所述连孔带的宽度,并从轮胎表面吸收切口周边的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立体型胎面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孔带的宽度为0.4~2mm,所述锯齿波的振幅为0~2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立体型胎面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柱部的宽度和所述流路管部的宽度为所述连孔带宽度的1.2倍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立体型胎面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柱部由圆形截面柱或者多边形截面柱或者滴管形态的柱体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立体型胎面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管部由圆形截面管或者三角形截面管或者菱形截面管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立体型胎面切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路管部的末端部形成有直径扩张部,其直径大于所述流路管部内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立体型胎面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管部呈文丘里流量计形状。2CN108340740A说明书1/5页轮胎的立体型胎面切口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的立体型胎面切口。具体讲,就是一种能够在雪地上保持切口性能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在湿滑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排水性能的轮胎立体型胎面切口。背景技术[0002]一般来说,轮胎作为构成车辆的部件之一与路面直接接触。轮胎内部的空气发挥类似弹簧的缓冲作用,吸收由路面的凹凸部分产生的冲击,从而进一步提高乘车感受。[0003]这种轮胎,包括:胎面(Tread),其是与路面接触的橡胶层;胎侧(Sidewall),其与胎面连接,构成轮胎的侧面;胎圈(Bead)部,其与胎侧连接,固定在车辆的轮辋(Rim)上;胎体(Carcass),其设置在轮胎的内部,针对胎侧屈伸运动的耐疲劳性较强,构成主体结构;带束层,其配置在胎面与胎体之间,保护胎体,增强胎面表面的刚性。胎面由花纹块(block)及花纹沟(groove)构成,花纹块内形成有切口(Kerf),对花纹块的刚性进行适当调节,以满足轮胎的性能要求。[0004]切口应用于轮胎表面虽然有助于提高在雪地路面的制动及启动性能,但是这种切口的应用会降低胎面花纹块的刚性,导致在干燥路面(DryRoad)或湿滑路面(WetRoad)的操控性能有所下降。因此,作为弥补因切口的插入而导致的刚性下降的方案,技术人员研发出了一种立体型切口。[0005]图1是表示依据现有技术形成立体型切口花纹块的概略立体图。如图所示,在花纹块10的上表面11的中间沿花纹块10的深度方向(z方向)形成有锯齿波(ZigzagWave)型的立体切口12,将花纹块10分割为子块(subblock)10a、10b。在图1中,随着轮胎的行驶沿箭头A方向对立体切口12施加外力时,如图2所示,随着轮胎滚动方向,由立体切口12产生的花纹块的刚性会出现差异,因此互锁(Interlocking)的效果较差,存在锁力集中于1、2处(用箭头B标示互锁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