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489442A(43)申请公布日2018.09.04(21)申请号201810231069.3(22)申请日2018.03.20(71)申请人华北理工大学地址063210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新城渤海大道21号(72)发明人王丰何磊唐宇轩王宁(51)Int.Cl.G01B21/08(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54)发明名称一种可变径管道旋转检测装置(57)摘要一种可变径管道旋转检测装置,同时具备旋转检测和变径功能,由两组结构相同且轴向对称布置的检测体组成。两组检测体均包括齿轮传动机构、变径机构及检测探头组件,可在电动机的驱动下同步相对旋转,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外径以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满足管道检测机器人对变径的需求。本发明提供的可变径管道旋转检测装置只需配备四个检测探头组件,而且变径操作便捷、稳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探头数量多、处理器负荷大、变径时调节难度大、因缺乏路径限定而容易使探头产生摆动、整体结构复杂等难题;通过改变检测探头类型可适用于各种管道旋转检测的场合中。CN108489442ACN108489442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可变径管道旋转检测装置,包括轴向对称布置的左检测体和右检测体,分别由一台电机(8)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台电机(8)以空间相隔180°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左、右检测体的外侧,以带动所述左、右检测体同步相对转动;所述左、右检测体的结构相对于中心轴线对称,均包括传动大锥齿轮(4)、变径小锥齿轮(6)、变径大锥齿轮(10)、变径滑块(9)、变径封闭体(7)和检测探头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径管道旋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上安装着传动小锥齿轮(1),所述传动小锥齿轮(1)与所述传动大锥齿轮(4)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径管道旋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小锥齿轮(6)、变径大锥齿轮(10)和变径滑块(9)都安装在所述变径封闭体(7)内,所述变径封闭体(7)的外端面与所述传动大锥齿轮(4)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径管道旋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小锥齿轮(6)与所述变径大锥齿轮(10)相啮合,所述变径大锥齿轮(10)通过平面螺纹与所述变径滑块(9)相配合,所述变径滑块(9)安装在所述变径封闭体(7)的径向滑槽中,其外端面上固定着所述检测探头组件(3)。2CN108489442A说明书1/4页一种可变径管道旋转检测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配备少量探头、采用旋转检测方式、可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壁厚检测装置。背景技术[0002]作为远距离输送流体物料的重要装置,管道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大量存在。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管壁往往因腐蚀而减薄甚至破损,导致物料外泄,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污染外部环境,影响生产顺利进行,甚至会危及人身安全与健康。因此,管道剩余壁厚在线检测装置应运而生。[0003]目前,管道壁厚检测通常采用漏磁通检测方法,且现有的检测装置通常为固定式,因此需要采用很多组探头才能实现管道周向全覆盖。例如张云伟在《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第4期发表的“煤气管道壁厚检测装置研究”、《传感器技术》2004年第12期发表的“煤气管道壁厚检测传感器”、邓越在《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5年第2期发表的“漏磁法管道壁厚检测装置研究”论文中,针对Φ400~650mm城市煤气管道所设计的检测装置采用三十二组探头。很显然,如果需要检测更大直径的管道则需要使用更多的探头,这样不但使检测装置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处理器的端口数量和数据处理压力。[0004]工业管网往往比较复杂,其中的管道通常具有多种不同的直径,这样就需要管道检测装置应具有适应不同管径的能力。对于张云伟和邓越在上述论文中提出的煤气管道壁厚检测装置,每组探头均由两根支撑杆、一个仿形轮和一个测量头组成,支撑杆除了起支撑作用外还用于径向调节,杆上刻有刻度来对应Φ400~650mm的管径。当检测不同直径的管道时,需人工分别调节六十四根支撑杆的长度,工作量很大,操作极其不方便,而且这么多根支撑杆也很难达到一致的调节效果。为了使探头能够实现同步变径,张云伟于2007年在博士论文“煤气管道检测机器人系统及其运动控制技术研究”中提出了改进方案:三十二组探头中每两组布置在一根可伸缩杆上,这样便将六十四根支撑杆简化为十六根可伸缩杆,并呈环形分布在两个转动盘之间。两个转动盘的相对内表面以及十六根可伸缩杆的内、外表面均加工有相同的渐开线螺纹。变径时转动手柄,通过圆柱齿轮传动机构带动转动盘旋转,继而带动十六根可伸缩杆同时产生径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