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705415A(43)申请公布日2018.10.26(21)申请号201810718347.8(22)申请日2018.07.03(71)申请人杨真地址350000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琯头镇大众中路28号金牛山广场E幢3301单元(72)发明人杨真(51)Int.Cl.B24B19/00(2006.01)B24B41/02(2006.01)B24B47/12(2006.01)B24B47/02(2006.01)B24B41/06(2012.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卧式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底座的顶端面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导轨,两个第一导轨之间设有第一丝杠,第一丝杆上套设有与第一丝杠相配合的第一移动座,第一移动座的右侧端设有工作台,底座的顶端面右侧设有两个第二导轨,两个第二导轨之间设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上套设有与第二导轨相配合的第二移动座,第二移动座的左侧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转轴;本发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移动座的前后移动,实现对砂轮的前后移动,且通过电动伸缩杆固定左右移动砂轮,从而实现对工件一次装夹,多个端面的加工,大幅提高加工效率。CN108705415ACN108705415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卧式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移动座(6)和第二移动座(12),底座(1)的顶端面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导轨(2),两个第一导轨(2)设在底座(1)的顶端面左侧,第一导轨(2)是T型导轨,两个第一导轨(2)之间设有第一丝杠(3),第一丝杠(3)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座(5)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第一丝杠(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4)的电机轴上,第一电机(4)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端,第一丝杆(3)上套设有与第一丝杠(3)相配合的第一移动座(6),第一丝杠(3)与第一移动座(6)之间是螺纹连接,第一移动座(6)与第一导轨(2)之间是滑动连接,第一移动座(6)的右侧端设有工作台(7),底座(1)的顶端面右侧设有两个第二导轨(8),第二导轨(8)与第一导轨(2)之间是垂直连接,两个第二导轨(8)之间设有第二丝杠(9),第二丝杠(9)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座(10)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第二丝杠(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11)的电机轴上,第二电机(11)固定连接底座(1)上,第二丝杠(9)上套设有与第二导轨(8)相配合的第二移动座(12),第二丝杠(9)与第二移动座(12)之间是螺纹连接,第二移动座(12)与第二导轨(8)之间是滑动连接,第二移动座(12)的左侧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13),电动伸缩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三电机(14),第三电机(14)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转轴(15),转轴(15)的另一端套设有砂轮(17),砂轮(17)的内腔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16),砂轮(17)通过连接杆(16)固定连接在转轴(1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轨(2)与第一丝杠(3)之间是相互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导轨(8)相互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导轨(8)与第二丝杠(9)之间是相互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砂轮(17)是右侧端敞口的圆筒结构。2CN108705415A说明书1/3页一种卧式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打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背景技术[0002]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0003]2010年,中国的汽配产业得益于整车企业的飞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必须协同发展,比如同步开发、整车支持、多采用国内的汽车零部件等。如果整车企业把主要的精力去买外国的零部件产品,会造成很多关键零部件被外国控制,对国内的零部件企业来讲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解决这一现象的关键是,零部件企业必须增强自己自身的实力,建立零部件集团化才能与外资零部件相抗衡。如国内自主汽车配件的成功典范法士特、万向等,都是从小企业做起来的,产品的质量、型号放在很多车型上都可以用,在一定时期内很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