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825492A(43)申请公布日2018.11.16(21)申请号201810817493.6(22)申请日2018.07.24(71)申请人太原科技大学地址030000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窊流路66号(72)发明人安高成刘宝玉张东旭范宏权吕学明王淼杜威李纬良(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代理人申绍中(51)Int.Cl.F04C2/14(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的结构及其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齿轮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的结构及其方法,该结构包括泵体以及设置在泵体内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处形成困油区,困油区与泵体的吸油区联通,困油区包括第一困油区和第二困油区,第一困油区与第二困油区之间联通。传统卸荷槽为保证齿轮泵吸排油区域始终被隔开,在位置选择上有很大局限性,而该发明将困油区域的两部分均直接联通至吸油区域,故其可根据困油区域特性更方便地优化卸荷槽位置,以更好地消除困油影响。CN108825492ACN108825492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以及设置在泵体内的主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5),所述主动齿轮(1)与从动齿轮(5)啮合,主动齿轮(1)与从动齿轮(5)啮合处形成困油区,困油区与泵体的吸油区联通,困油区包括第一困油区(2)和第二困油区(6),第一困油区(2)与第二困油区(6)之间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泵体的侧面端盖(7)上设有卸荷槽,困油区通过卸荷槽与泵体的吸油区联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槽包括第一卸荷槽(3)和第二卸荷槽(4),所述第一困油区(2)通过第一卸荷槽(3)与第二困油区(6)联通,吸油区通过第二卸荷槽(4)与第一困油区(2)或第二困油区(6)联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区通过第二卸荷槽(4)与第二困油区(6)联通,第一困油区(6)处于压油状态。5.一种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齿轮泵中两部分困油区联通,并将其与齿轮泵吸油区联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泵体的侧面端盖上设置卸荷槽,通过卸荷槽实现两部分困油区联通及其与齿轮泵吸油区的联通,且卸荷槽位置保证齿轮泵吸油区与排油区之间不联通。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槽包括第一卸荷槽和第二卸荷槽,两部分困油区之间通过第一卸荷槽联通,两部分困油区通过第二卸荷槽与齿轮泵吸油区的联通。2CN108825492A说明书1/3页一种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的结构及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齿轮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的结构及其方法。背景技术[0002]齿轮泵是工业当中常见的一种液压泵,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抗污染能力强,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其流量脉动以及困油问题严重,对其正常工作有很大影响,造成严重噪声。[0003]为减小困油现象的危害,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在齿轮啮合部分的侧面端盖上开卸荷槽,但是目前由于卸荷槽结构原因,使得卸荷槽位置无法处于解决困油现象最佳区域,导致困油区域的吸排油油路不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齿轮的齿侧间隙小,将困油区域一分为二,一部分体积变大而另一部分体积变小,两者之间油液联通不畅,而这一问题是目前卸荷槽无法完善解决的;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卸荷槽通常是将困油高压区排至齿轮泵排油区,困油低压区排至齿轮泵吸油区。[0004]上述原因,使得齿轮泵的困油影响不能完善消除,仍存在很大问题,影响齿轮泵的正常工作。发明内容[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的结构及其方法,该结构将两部分困油区域联通,避免了由于齿侧间隙过小,使得困油区域的两个部分联通不畅而导致困油现象的发生。[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的结构,包括泵体以及设置在泵体内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处形成困油区,困油区与泵体的吸油区联通,困油区包括第一困油区和第二困油区,第一困油区与第二困油区之间联通。[0007]泵体的侧面端盖上设有卸荷槽,困油区通过卸荷槽与泵体的吸油区联通。[0008]所述卸荷槽包括第一卸荷槽和第二卸荷槽,所述第一困油区通过第一卸荷槽与第二困油区联通,吸油区通过第二卸荷槽与第一困油区或第二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