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0821244A(43)申请公布日2020.02.21(21)申请号201911143877.5(22)申请日2019.11.20(71)申请人青岛茂源停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地址266400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临港路1319号(72)发明人王仁杰孙会忠王振磊(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代理人赵敏玲(51)Int.Cl.E04H6/18(2006.01)E04H6/22(2006.01)E04H6/4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5页(54)发明名称一种车板集放结构、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及停取车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板集放结构、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及停取车方法,车板集放结构包括多个成对设置的集放机构,每个集放机构均包括阻挡块、连接于阻挡块的转轮以及固定连接于阻挡块的支座;每一组成对设置的集放机构均能够用于支撑载车板,每一组成对设置的集放机构分别用于支撑载车板的前侧和后侧。本发明能够便于被动式运动的载车板的运动。CN110821244ACN110821244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车板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成对设置的集放机构,每个集放机构均包括阻挡块、连接于阻挡块的转轮以及固定连接于阻挡块的支座;每一组成对设置的集放机构均能够用于支撑载车板,每一组成对设置的集放机构分别用于支撑载车板的前侧和后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板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成对设置的集放机构包括第一集放机构和第二集放机构,第一集放机构支撑载车板的前侧,第二集放机构支撑载车板的右侧,载车板的前侧对应于汽车前轮的位置,载车板的后侧对应于汽车后轮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板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块在底面连接钢板,钢板与阻挡块的底面保持平行;钢板上固定连接转轮座,转轮座可旋转地连接转轮;钢板在其延伸的方向依次通过转轮座安装多个转轮,多个转轮座之间设有支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板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板和阻挡块的长度一致,阻挡块呈竖向截面为矩形的长条状,钢板的宽度与阻挡块的宽度一致;支座和转轮的高度小于阻挡块的高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板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阻挡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载车板的宽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板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转轮在转轮座上的安装方向为转轮的轴向垂直于载车板进入的方向。7.一种垂直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轿厢、载车板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板集放机构,支架安装于地面之上,升降机构连接于支架,轿厢连接于升降机构,载车板由车板集放机构托举或者由轿厢托举,载车板可以通过轿厢的运动转移至支架上的车板集放机构;其中,所述车板集放机构的阻挡块固定安装于钢构架。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垂直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的底面的周侧设有用于与所述推动杆嵌合的π形件,载车板的π形件能够与车板集放机构的转轮和支座配合,实现载车板的横移动作。9.一种立体停车装置的停车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垂直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车停放于轿厢之上的载车板,到达某一停车层时,轿厢停止升降,轿厢中的链条运动,此时固定于链条上的推动杆随之转动,转动过程中推动杆能够与所述载车板的π形件配合,而载车板的π形件能够与车板集放机构的转轮和支座配合,实现载车板的横移动作;车完全进入载车板之后,逆向运转轿厢的链条,轿厢远离载车板。10.一种立体停车装置的取车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垂直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轿厢上方的空的载车板放置到空位上,再升降到取车层通过横移动作将载车板以及载车板上的车取出;当停车设备需要连续取车时,轿厢完成一次取车后,提升至车板集放机构处,存放空车板至车板集放机构,之后轿厢在提升至取车位置取下一辆车。2CN110821244A说明书1/5页一种车板集放结构、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及停取车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立体停车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车板集放结构、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及停取车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主要有梳齿式停车设备和旋转钩车板式停车设备,梳齿式停车设备对设备层高要求较高,且横移部分成本较高,安装复杂;旋转钩车板式停车设备结构复杂。随着各种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的普及,在使用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以下不足,主要体现在,受限制于机械结构的设计和组装问题,每一层的层高要求较大,按照市面上的各种私家车、公务车的标准,普遍需要比车高高出10%以上的冗余空间,而垂直式停车设备要发挥其独特的节约占地面积的优势,至少需要提供10层以上的停车空间,这导致冗余空间的累积效应十分显著;其次,现有的立体车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