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4541298A(43)申请公布日2022.05.27(21)申请号202210286914.3(22)申请日2022.03.23(71)申请人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地址710000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63号8层(72)发明人潘长平钟明王建强王永祥赵彦龙宋晓波贾小龙李轩颜廷昱(74)专利代理机构四川中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358专利代理师李媛(51)Int.Cl.E01F15/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54)发明名称一种伸缩耗能车辆撞击缓冲结构及缓冲装置(57)摘要本发明属于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伸缩耗能车辆撞击缓冲结构及缓冲装置。其中车辆缓冲结构包括伸缩框架、耗能块、移动立柱;伸缩框架包括4个V型板,V型板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形成的小角一侧在第二段上设置耗能块;4个V型板的第二段的端部铰接在一起,且在4个V型板上的耗能块两两相邻;伸缩框架设置多个,多个伸缩框架上的所述第一段均与移动立柱铰接;一侧的移动立柱底部连接有滑动轮,滑动轮设置在导轨内;另一侧的移动立柱底部连接有万向轮。本发明通过对伸缩框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的设计,同时配合设置的耗能块,在遭受车辆撞击时,通过核心耗能压缩和伸缩框架的运动吸收撞击力。CN114541298ACN114541298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伸缩耗能车辆撞击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框架(10)、耗能块(20)和移动立柱(30);所述伸缩框架(10)包括4个V型板(11),所述V型板(11)包括第一段(111)和第二段(112),位于第一段(111)和第二段(112)形成的小角(120)一侧在第二段(112)上设置耗能块(20);4个V型板(11)的第二段(112)的端部铰接在一起,且在4个V型板(11)上的耗能块(20)两两相邻;所述伸缩框架(10)设置多个,多个伸缩框架(10)上的所述第一段(111)均与移动立柱(30)铰接;一侧的移动立柱(30)底部连接有滑动轮(60),所述滑动轮(60)设置在导轨(50)内;另一侧的移动立柱(30)底部连接有万向轮(70);且移动立柱(30)移动并靠近时,耗能块(20)能两两挤压耗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耗能车辆撞击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耗能块(20)挤压到极限时,所有第一段(111)保持平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耗能车辆撞击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伸缩框架(10)的第一段(111)与同一个移动立柱(30)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耗能车辆撞击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万向轮(70)一侧的移动立柱(30)连接有伸缩侧板(40),所述伸缩侧板(40)与两端移动立柱(30)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耗能车辆撞击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侧板(40)包括多个波板(41),多个波板(41)滑动连接,每个波板(41)最多连接一个移动立柱(30),且位于两端的波板(41)最少要连接一个移动立柱(30)。6.一种伸缩耗能车辆撞击缓冲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缓冲结构两端的迎撞端头(80)和尾座(90)。7.如权利要求6述的一种伸缩耗能车辆撞击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撞端头(80)两端均与移动立柱(30)铰接。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伸缩耗能车辆撞击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撞端头(80)包括柔性迎撞面(81)、骨架(82)和压缩块(83),所述柔性迎撞面(81)设置两个,两个柔性迎撞面(81)均连接有骨架(82),两个骨架(82)转动连接,两个骨架(82)均连接压缩块(83)。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伸缩耗能车辆撞击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迎撞面(81)与骨架(82)为面连接,所述柔性迎撞面(81)包覆在所述骨架(82)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伸缩耗能车辆撞击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迎撞面(81)设置为弧型,且所述骨架(82)与柔性迎撞面(81)连接的面也设置为弧形。2CN114541298A说明书1/5页一种伸缩耗能车辆撞击缓冲结构及缓冲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伸缩耗能车辆撞击缓冲结构及缓冲装置。背景技术[0002]交通安全是打造交通强国的重要一环,因此近些年交通安全设施的研发和应用备受关注用。在矿道、矿井巷道、隧道内部等通行条件差、长大陡坡多、驾驶视野差的区域,车辆失速或失控后易造成事故,事故损伤和后果非常严重,此类事故近几年随着通行车辆的增多愈发严重。[0003]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现有技术中主要采取以下防护方式:[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