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苏轼书法的“尚意”精神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宋代书法突出的特点便是“尚意”被人们誉为“宋四家”。宋人书法的“尚意”精神力求打破唐人拘于法度的僵法形式重个人意趣、情怀的自由抒发苏轼以其独特的见解和审美艺术观引领了宋代书法的“尚意”之风成为“尚意”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一、苏轼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政治力量大对峙的时代是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北宋的统治者推行“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出现了大批文人志士无论在文章、诗词还是绘画、书法上北宋在中国文化史上都是十分辉煌的一段时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在众多文化领域卓有建树论散文苏轼被誉为“唐宋八大家”;论诗词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是宋代杰出的诗人又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共同引领豪放派词风;论书法苏轼同黄庭坚、米芾、蔡襄被后世赞誉为“北宋四大家”并居于榜首。苏轼年少时书法师承王羲之、王献之作品后借鉴唐代褚遂良、徐浩墨本落笔纯净清新风格从容幽雅再现晋唐风规。中年时转师唐代颜真卿、五代杨凝式笔力更加苍劲逸气横霄。在尽摹先人书法后苏轼另辟蹊径成为“尚意”书风的引导者和实践者引领了宋代书法的审美和发展成为宋人“尚意”书风的旗手黄庭坚曾评价苏轼:“本朝善书者自当推第一”。二、苏轼书法中的“尚意”精神(一)“意”之所指宋代书法的“尚意”是对唐代“尚法”创作理念的革新对于前朝书法的“尚法”精神苏轼的态度是并不否定而是求变创新不死守法度而苏轼所倡导的创新也是将古法烂熟于心后的自创一格“意”不拘于形。由此可见苏轼所倡导书法精神的“尚意”其中的“意”是指文人的主观意识实质是书法家的意趣和审美追求将所闻、所见、所感融于作品之中。苏轼认为一幅书法作品最重要的不是汉字的规格而是汉字形态所表现出的书法家的精神面貌和状态。正如苏轼在《论书》中所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二)苏轼书法作品中“尚意”精神的体现苏轼坚信笔法无需固定的模式只应以书写便利为原则。就苏轼笔法的研究来看苏轼用笔“不合古法”与前朝古人用笔的固定模式不同而是讲究以人为本从书法写作的需求出发。苏轼执笔随意单钩斜执而没有采取当时整个社会通行的双钩执笔一切以长时间、持续的写作需求为要使得写作时轻松、省力适合大量写作文人也不会感到疲惫更不会影响文章、诗词的创作中断创作过程能充分体现在笔法上苏轼对于“尚意”精神的追求。苏轼不是循规蹈矩死守陈规的而是体现其个人写作习惯和创作意旨的。苏轼被后世誉为“宋四家”之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他所倡导的“尚意”书风苏轼以“尚意”旗帜引领了宋代的书法作品的整体走向。苏轼对于书法作品的评价往往以其精神和表现的内容来定苏轼认为书法作品的“形似”只需要下功夫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但要做到“神似”必须具备理解书法作品的学识、能力和修养。我们从宋人对于书法作品的功能要求来看宋代的文人是极力主张书法作品对于个人抒怀写性、自得其乐的功能作用。我们从苏轼所说的话语中能感受到他对于作品对情感的抒发和情绪的表达的重视程度。三、以苏轼书法作品为例进行分析苏轼最为后人称道的作品之一便是享有“天下第三行书”美誉的《黄州寒食诗帖》现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苏轼在黄州的生活非常清苦这无疑是苏轼仕途中的低谷时期创作了《黄州寒食诗》。诗帖中第一首诗第一行落笔时笔画收束结构紧凑尖利瘦劲字形较小也是苏轼在黄州艰苦的生活的真实写照;从“已过三寒食年”的“年”字起笔画开始舒展可以感受到苍劲有力的笔法苏轼也开始慢慢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和苦闷;“萧瑟卧闻”处起整个笔迹较前面字形扩大笔墨浓重表明苏轼当时情绪的压抑已不是短期之事;而第一首的最后两行字体回小笔势收敛明显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四、结论在北宋朝廷政策软弱政治昏暗的时期苏轼仕途屡屡受挫几经贬谪生活中几任妻子相继离世经历过清苦平淡的生活和大起大落不平凡的生活经历虽带给苏轼艰辛也给他带来了文章、诗词创作以及书、画创作的独特感受。在书法上苏轼总结前朝“尚法”等书法创作精神在大量临摹习作和根据生活经历感受后创新实践倡导并切身践行的“尚意”书风更是引领了整个时代的书法精神并被当时文人所推崇开启了新的书法“尚意”时代。被后世誉为“宋四家”之首的苏轼引领的“尚意”书风不仅留给后世经典作品更启发了后世的书法创作精神。(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