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
如何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一)通过生动形象的形式引入数学概念:有效的数学概念引入途径是同学理解概念、熟练应用概念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量采纳生动形象的形式引入数学概念,比如,利用图表、几何模型或者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让模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直观,再通过一定的教学技巧,比如设置情境问题让同学对从图标、几何模型中观察到的数学信息或数学现象产生好奇欲望,让同学主动参加到对数学概念的思索与研究中。这样一来,就有助于同学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记忆。比如,在为同学讲解三角形的时候,老师可以准备几个大小不一样的、颜色不同的三角形模型,让同学观察并说出这些模型的相同之处:都有三条边、三个角,而且这三条边长短不同但首尾相连,然后让同学回忆一下他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东西也具备这样的特征,同学回答"三角尺'"三脚架'"路标'"三明治'通过这样对三角形模型的观察和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忆,有助于同学在脑海中对三角形形成深入印象。(二)要加深同学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记忆:在同学了解了相关的数学概念之后,老师要趁热打铁,及时通过反复的习题训练加强同学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记忆。习题的〔制定〕形式要多样化,而且要以体现概念中隐藏的数学规律和内在联系为考查目标。比如,在"学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几何概念之后,老师可以这样制定题目:请问下面哪三条线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A2mB3mC4mD5m显然只有B、C、D符合要求,因为无论是3+4(5)还是3+5(4)还是4+5(3)都大于剩下的一边,而2+3=5,因此A是不符合要求的。通过反复学习类似的题目,就很利于强化同学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概念的理解记忆。(三)具体情境中加强同学对数学概念的实际应用能力:老师进行概念教学的教学目标一是为了让同学理解并记住数学概念,二是让同学学会灵活地应用数学概念。老师要结合同学的生活经历和已学知识来加强同学对数学概念的掌握程度,让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观察到数学概念的形成缘由和具体表现过程,以此来帮助同学对数学概念的理解。2参加数学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使同学乐于主动参加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难度,而经过自身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1.处在同学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同学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同学的学习欲望;2.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同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学"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内容时,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星期天,小红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来做客,妈妈让小红给李阿姨沏杯茶,你们知道应该怎样做才干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吗?问题一提出,有的同学眼睛瞪的大大的,思索着答案,有的同学在一起窃窃私语,接着,我通过课件展示了沏茶所要做的各种工序,以及做每件事情所必须要的时间。然后让同学分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此时,同学的学习欲望极深,最后通过讨论找到了合理、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同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互相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起师生之间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使过去师道尊严、驯服工具的师生关系向民主平等、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转变,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同学学习的参加者、引导者、合转变,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同学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转变。例如,同学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以后,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在复习引入后同学已发现看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是不能先看个位数字的,因为个位上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那么怎么看呢?我让同学任意出一个数(不管几位数),教师都能一下子看出能否被3整除。于是同学争先恐后地出数、我答、同学验证。这时同学的悬念更加深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到底是怎样的呢?老师是怎样知道的呢?同学们迫切必须要解疑,从而带着激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主动去探究知识规律,课堂气氛异常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拉近了距离。这样既培养了同学的积极心态,又加深了师生间的和谐关系。3吸引同学的数学课堂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调查显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更容易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培养同学对学习的热情。小学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也被搬上了小学数学的教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将同学日常熟悉的事物、碰到的难题、自然生活中的数学融入教学课件中。消除同学与数学之间天生的距离感,使同学更亲近数学,更喜爱数学。如果任课过程中,教师发现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过于涣散,很难融入当前的教学环境中。此时,教师可以放弃刚刚的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