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绩效工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五篇] 第一篇:教师绩效工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教师绩效工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件大喜事,绩效工资制度实 施的好坏,不仅会对教师的个人工资收入与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而 且还会对整个教育系统的事业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两年多来, 我县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过程总体平稳,达到了预期的效 果。由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 一项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本文拟对存在 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一、确定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的标准 绩效工资制度是根据绩效高低来确定工资分配的一种制度形式。 也就是说,工资的多少是由绩效高低决定。绩效愈高,那么个人的工 资水平就应该愈高,反之就会愈低。从逻辑上来分析,这是一个很清 楚、明白与简单的道理。但实际运行起来却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因为, 工资分配的合理性不仅取决于工资分配的原则,更取决于对绩效如何 进行评价以及作出一种什么样的评价问题。如若绩效评价本身存在问 题,那么工资分配的合理性就无从谈起。 首先是绩效标准问题。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 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 依据,要求将师德作为绩效考核内容的首位,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 绩效考核指标。这个要求执行起来非常难。如今学校已经习惯性以分 数为标准,以升学率为标准,学校的骨干大多是提高学校升学率的干 将,他们能够让出他们的既得利益吗?曾经无私奉献过的老教师呢,他 们的利益怎么保护?过去分配相对平均的那些年,正当他们年富力强 之时,虽讲求奉献但并未多取报酬。现如今,由于自然规律的不可抗 拒,加上教师这一职业长期劳心的特殊性,他们的身体健康、精力等 方面出现下降,在与青年教师的竞争中,无疑会使这些老教师处于劣 势。一个老教师工资的30%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30%的工资 有明显的差距,他们各自拿出30%来“平均分配”,略失公平。 其次是谁来操作绩效工资的评定。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应遵循“尊 重规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实绩;激励先进,促进发展;客 观公正,简便易行”的基本原则。如何保证公平性呢?《意见》指出: “学校要完善内部考核制度,根 据教师、管理、工勤技能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根 据考核结果,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 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优绩优酬”这一 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其在制度层面上执行起来却非常困难。因 为,这里不仅涉及到如何给“优绩”下一个科学性的操作性定义问题, 同时也会涉及到对“优绩”如何进行合理的认定与评价问题。 何为“绩优”?该如何评价?谁来评价?是不是领导喜欢的,就是 “绩优”的?绩效评估向来是个难题,弄不好就会“变味”,变成有悖 于改革初衷的“负激励”。“绩优”在教育这个行业里,其复杂程度 极大,常常如一团乱麻。“绩优”是考试成绩吗?假如是,不少教师会 为了追逐“工资”而放弃真正的“绩优”。什么怪事都会出现,什么 招都会用上:考试前给学生泄题;挤占非考试科目教学时间;判卷时 “手下留情”等等。“绩优”是升学率吗?假如是,那么,这个工资改 革方案会成为应试教育的助推器,素质教育就更无立足之地了。“绩 优”是获奖证书吗?假如是,那么,就等于给乱组织比赛、滥发证书, 甚至满大街的“办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绩优”是教学论文的成 果吗?假如是,就可以花多点时间在“写”上,而不必注重教学实绩, 不搞好常规工作,必要时还可以花钱去发表论文,做到名利双收。 对上述疑虑与困惑,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制度措 施,明确规定“优绩”的政策含义,并制订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来 加强对学校内部考核的规范与指导。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 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很多重要而关键的任务根本无法测量,如 安全教育管理、德育工作、团队合作与创新、个性化成长、学生的心 理辅导等等,而可以测量的只有教师的任课数量、教学成绩、所教学 生数量、备课批改数量、担当班主任等,这些又恰恰只是教师工作的 部分或皮毛,而育人工作的全部或实质却很难做出定量测评。如果我 们执着于可测量指标的考核,却又忽略了教师根本任务的管理,难免 有误导之嫌。教育的对象是人,不同于工业品——其成品质量具有可 衡量性。但对于学生“优劣”,又如何评价呢?如果只是培养出几个 上清华、北大生,却对失足学生不闻不问,这样的教师绩效就高?教 师为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兢兢业业地坚守岗位,而这样的学生 以后完全有可能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公民,这样的教师绩效不高?所 以,绩效很难衡量,不能量化。解决方法的关键是普惠性,在考 核中该“朦胧”的朦胧,该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