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创新教学 罗城县东门镇凤梧小学李直丽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在新课改理念的驱动下,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才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我在实践中探索的基本方法是: 一、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者,进也。又云: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由此看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擦火柴”这部分有这么一段话:“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初读课文以后,很多学生提出疑问:“人怎么会飞呢?”“小女孩不是死了吗?她怎么会在‘快乐’中飞走呢?”“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指什么地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我并不给予回答,而让学生来思考,给予学生一个讨论、评价地机会,让他们会分析、会概括、会归纳,给他们留出一个思维创新的空间。我引导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再去读课文,要他们注意小女孩每擦燃一根火柴后眼前出现的情景。然后启发他们想象、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女孩每擦亮一根火柴,眼前就会出现一幅美好的景象?当她擦第四根火柴时,奶奶出现在亮光里。可是奶奶实际上早已死了,为什么又会出现呢?我让他们通过讨论体会小女孩当时的心境。他们终于领悟到,这一切不过是小女孩的幻觉,是小女孩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渴望得到爱抚、温暖和食物所幻想出来的美丽的假象。这时,再让学生读上面提到的那段话,他们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他们明白了这样含蓄的写法表明了作者对小女孩命运的无限同情,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剥削制度的罪恶。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他们就能透过表面现象去认识问题的本质,提高了认识,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二、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培养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平时,学生的许多独特见解,与众不同的做法往往都是通过动手操作,动脑筋想出来的。比如我教毛泽东和陆游的诗词《卜算子.咏梅》这节课时,前一首是毛泽东读了陆游的同题词后,“反其意而用之”而写下的同样词牌名的赞美梅花的词。这两首词都是写梅花,但由于毛泽东和陆游所处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不同,这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让学生反复朗读,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动手用简笔画为这两首诗词各画一幅画。学生通过画画想象到前者词中描绘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怒放之美;也通过画画想象到后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景象,感受到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作者受排挤的身世和壮志未酬的心境的鲜明写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有动手创作和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难点也随之解决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模仿写作,开设学生的创新空间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现在教材经过改革后,很有新意,文章文字优美,是学练作文的最好范文。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进行作文技巧的指导,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我在教《桂林山水》这一课时,重点抓住作者在如何表现桂林山的“奇、秀、险”和漓江水的“静、清、绿”这些特点上下功夫,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表现形式,让学生体会自己该怎样去学习作者这种表现方法,如何仿照这优美的句子进行描写事物的练习。教学《草船借箭》时,我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对联知识即兴创作——我出上联:“詹天佑不畏艰难京张铁路”学生就会对出“诸葛亮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等等;教古诗《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句时,启发学生想象:假如走进柴扉后见到的会是怎样的景色?学生略一思索,马上将自己的想象付诸笔端:“待到人回柴扉开,绿叶红花宽院窄。赤橙黄绿青蓝紫,百花齐放竞开来。”“未进柴扉先闻香,满园鲜花汇海洋。幼树正长嫩枝叶,蜂蝶飞舞捉迷藏。”这是从学生的即兴创作中选取的两首诗,既押韵又充满了丰富独特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童趣。这些诗作就是学生的创新,这是与教师找准了切入点,创新设计教法,开设学生的创新空间密不可分的。此外,我还经常用增、扩、续写、想象等灵活手段,利用学生学过的课文中的内容,要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扩展。同时,我还鼓励同学们积极积累课内外的知识,结合实际具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