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试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论文/户勇2013.10.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叙事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载体,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不同的内容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同一个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情境,但是不论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都要把握一条原则,那就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服务。下面我就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同行方家。 一、情境创设的趣味性与合理性 教师的情境创设要紧扣课题,反映儿童熟悉的生活经验或能够理解的科学道理,并且能够吸引他们的无意注意,以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趣味性和合理性有机统一。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轻重的比较》一课中,创设了森林运动会这一情境,在跳绳比赛时小动物要按编号出场,怎样编号呢?大象提出要按小动物的体重来编号,于是就出现了跷跷板,然后就开始比轻重了。虽然这是一个电脑虚拟的情境,但并不符合人们生活中的常识,轻重比较与跳绳比赛的关系不大,此举欠缺合理性。如果是举重比赛的话称体重还有可能。 案例2一位教师教学《用字母表示数》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多媒体动画出示一个魔盒,学生主要输入一个数,这个数经过魔盒的加工,出来的便是另一个数。如输入9,出来的是19,输入34,出来的是44……学生跃跃欲试,经过几次尝试后,发现奥秘:魔盒是按一定的关系来加工数的。于是输入“20”,出来“2010”,输入“87”,出来“8710”,输入“b”,便出来“b10”,输入“m”,便出来“m10”……这里,通过魔盒,创设输入“b”“m”出来“b10”“m10”这一情境,从而让学生深切体会出来的“b10”“m10”就是结果,而在输入的数与输出的数的不断变化中却又存在着不变:出来的数总是进入的数加10,魔盒是按“b10”的关系式进行加工的,即“b10”又表示一种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情绪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到建构的效果。“魔盒”的情境创设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呈现出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势。当然“魔盒”只是一个“道具”,而这一道具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了认知的难点:“b10”“m10”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关系式。这样的情境创设既有趣又合理,宜当多用之。所以,情境创设不只是一堂课的简单铺垫,而应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情境与数学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情境为整节课的发展服务。 二、情境创设的务实性与实效性 情境创设要务实,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愿望,从而使学生的有意注意与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因此数学情境创设首先要有“数学味”,其次要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案例3《到数的认识》,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设计了如下情境: 师:昨天我跟你们见了面,互相成了朋友,好朋友见面一般会怎样?学生还没有明白老师的意思,老师接着说:好朋友见面一般都会握手,是吧!谁来表演给大家看。一名学生走上讲台与老师握手。 师:来,举高些,给大家看看,几个人才能握手? 师:一个人能握手吗? 师:你表演给大家看看。(学生表演) 师:还得要两只手、有两只手才能握手,同意吗? 师: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互相成为了好朋友、你是怎样理解“相互成为朋友”这句话的? 生:“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就是:我是你的朋友,你也是我的朋友。 这一情景的创设有些牵强,毫无“数学味”,没有实效性。教师为了使教学顺畅,设计了一些过渡性、暗示性问题,甚至设置了一条狭隘的思维通道,使得学生无需探究或者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了。这种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的所谓“铺垫”,对于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利的。 案例4一位老师在教学《分数的认识》的过程中创设了如下情景。 师:请你判断“把一个蛋糕分给4位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个蛋糕的1/4,这句话对吗?” 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教室里一片“混乱”。这时,老师抓住时机让两方各选3个代表上台进行辩论。 正方:这句话是对的,因为蛋糕分的是4份,取的是1份,所以应该是1/4。 反方:这句话是错的(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边折边指),这样是不是分成了4份? 反方:这4份一样大吗? 反方:既然不是一样大,他们分得的就不一样多,不一样多就没有平均分,没有平均分又怎么能说是1/4呢?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还有意见吗? 正方:没意见!是我们理解错了,感谢反方辩友。 老师向六位代表竖起了大拇指,教室里自发的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由于学生刚接触分数,对概念模糊不清,出现了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可贵的是教师利用这一点,巧妙地创设了争辩情境,在争辩中意见得到了统一、认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