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4907135A(43)申请公布日2022.08.16(21)申请号202210526380.7(22)申请日2022.05.16(71)申请人江苏富乐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24200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城东新区鸿达路18号(72)发明人董明锋贺贤汉李炎马敬伟蔡俊陆玉龙(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76专利代理师张强(51)Int.Cl.C04B37/0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氮化铝覆铜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铝覆铜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氮化铝瓷片和铜片进行清洗;第二步,对清洗好的氮化铝瓷片进行等离子体溅射;第三步,对预处理过的氮化铝瓷片进行预氧化处理;第四步,对清洗过的铜片进行热氧化处理;第五步,将预氧化后的氮化铝瓷片和热氧化后的铜片进行烧结。第五步中,预氧化后的氮化铝瓷片和热氧化后的铜片之间涂覆有改性焊膏,该改性焊膏中含有负载氧化镍‑纳米银颗粒的改性填料、SAC305焊膏,制备得到的覆铜基板具有优异的剥离强度、导热性能。CN114907135ACN114907135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氮化铝覆铜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对氮化铝瓷片(1)和铜片(3)进行清洗;第二步,对清洗好的氮化铝瓷片(1)进行等离子体溅射,等离子源为氧气,氧气流量为30‑70ml/min,得到预处理过的氮化铝瓷片(1);第三步,对预处理过的氮化铝瓷片(1)进行预氧化处理;第四步,对清洗过的铜片(3)进行热氧化处理;第五步,在预氧化后的氮化铝瓷片(1)一侧或两侧覆热氧化后的铜片(3),烧结,得到覆铜陶瓷基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铝覆铜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等离子体的射频功率为500‑1000瓦,射频时间为1‑5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铝覆铜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氮化铝瓷片(1)等离子体溅射到预氧化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6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铝覆铜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对氮化铝瓷片(1)进行预氧化处理,气氛为空气气氛,氧化温度为1050‑1150℃,氧化时间为120‑240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铝覆铜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清洗后的铜片(3)的表面粗糙度为0.1‑0.3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铝覆铜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对清洗过的铜片(3)进行热氧化处理,在铜片(3)表面引入了氧原子,铜片(3)氧化面表面氧原子原子百分比为10‑3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铝覆铜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烧结温度为1065‑1083℃,烧结时间为5‑40min。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铝覆铜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取负载氧化镍‑纳米银颗粒的改性填料、SAC305焊膏,搅拌1‑2h,得到改性焊膏,将改性焊膏涂覆在预氧化后的氮化铝瓷片(1)上,引入水平的磁场,磁场强度为230‑240mT,将涂有改性焊膏的氮化铝瓷片(1)两侧覆热氧化后的铜片(3),进行烧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氮化铝覆铜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氧化镍‑纳米银颗粒的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S1:取氧化镍、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30‑40min,滴加硝酸银溶液,在60‑66℃下搅拌1‑1.5h,在25‑27℃下搅拌1.5‑2.5h,抽滤,洗涤,干燥,得到氧化镍‑纳米银颗粒;S2:取氮化硼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去离子水,超声分散,搅拌均匀,干燥,加入去离子水、氧化镍‑纳米银颗粒、盐酸多巴胺,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调节pH为8,在30‑32℃下搅拌55‑65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负载氧化镍‑纳米银颗粒的改性填料。2CN114907135A说明书1/8页一种氮化铝覆铜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覆铜基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氮化铝覆铜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氮化铝陶瓷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其热导率可达1500W/m·k‑2000W/m·k,约为氧化铝的10倍,且热膨胀系数与硅接近,是取代氧化铝陶瓷的理想的基板材料之一。但是由于氮化铝和金属铜之间的界面润湿性差,结合强度低,并且氮化铝和铜的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热应力使得AlN‑Cu的直接结合难以实现。现有的DBC法制备氮化铝覆铜陶瓷基板时,会产生大量气泡,存在于铜和氮化铝的界面处,导致基板剥离强度和导热性能大幅下降,良品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