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借鉴浙江经验推进工业经济发展 西陵区组织辖区工业企业负责人到杭州、宁波、台州、温州、永康考察学习 4月12日至19日,西陵区政府组织辖区规模内工业企业负责人到浙江考察学习。区长王均成、副区长赵芝斌带领9家企业共计16人的考察组,赴浙江杭州、宁波、台州、温州、永康等地的10余家工业、物流等企业,进行了为期8天的参观学习。这次考察的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沿海地区中小企业成长经历;二是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及做法;三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特点。 浙江经济发展的特点 (一)小产品,大产业 浙江走的是一条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子。以生产轻工类产品为主,单个产品看起来都比较小,但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小产品背后支撑的是大产业。根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统计,截至2004年底,浙江省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601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285个,其中10亿元—50亿元的202个,50亿元—100亿元的46个,100亿元以上的37个。许多产业集群的生产总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均占全国前列,有些产品占世界市场的1/3以上。可以说,浙江中小企业生产的是小产品,构筑的却是大产业链。 (二)小商品,大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众创业一开始就走完全市场化的发展道路,依托专业市场,把自己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特别是近10年来,通过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分化整合,浙江的市场经济发展已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专业市场经济繁荣兴旺。2006年年末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64个,比上年增加56个。其中,超10亿元的市场125个,超百亿元的市场13个,分别比上年增加5个和3个。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8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市场成交额连续16年列全国第一。 (三)小区域,大发展 浙江是陆域面积小省,更是资源小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之所以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大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史是一部辉煌的历史篇章。在这一部辉煌的历史篇章当中,浙江中小企业漂亮地回答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制度变迁和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农村劳动力是怎么转移出来的;第二问题,市场是怎么兴起和扩张的;第三个问题,区域经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四)小资本,大拓展 浙江民众创业大多是小资本经营,2006年末全省注册资本超过百万元的私营企业10.1万家。许多中小企业“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一是积极到省外投资创业。截至2003年,浙江对外投资累计约5320亿元,二是在外投资创业的中小企业开拓了新市场,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三是加快了国际化经营步伐。2005年批准境外投资企业435家,总投资2.0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1.7亿美元,分别增长15.1%、16.7%和10.5%。归结为一句话,浙江中小企业输出了小资本,却放大了浙江经济。 考察学习的收获与思考 通过参观学习,随行企业家解放了思想,开拓了视野,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先进发达地区企业的经验使我们体会到,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心城区经济发展规律,立足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这次学习考察使我们对工业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路径、模式和机制的经验,结合西陵区实际,有以下四条建议: 建立企业家系统培训制度。要经常性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企业家不断地进行系统学习,使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干大事、大发展、创大业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勇于开拓的进取意识。只要企业家们思想解放了,信心树立了,企业才能做大做强,经济才能更加繁荣。 组织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研究探索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的培育扶持办法,使全区中小企业成长既有成长型企业的目标,又有中小企业的成长源。今年重点培育5家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进规模。同时,对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地争取各方政策的支持,为他们排忧解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途径。一是采取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二是抓好担保机构业务素质的规范提升工作,努力提高担保机构的业务素质。探索如何对企业的直接扶持,转变为通过银行来间接支持企业,实现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政策导向作用,积极鼓励金融业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积极培育扶持中小企业健康成长。 精心培优育强加快发展。一是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重点加快宜昌船舶柴油机厂、宜昌船厂、达门船厂等装备制造企业发展。认真实施“优强骨干企业倍增工程”和双“50”工程。对重点骨干企业搞好跟踪服务,确保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