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考 经济、政治专题复习 一、近几年高考新课标卷政治试题信息反馈 (一)双向细目标题型题型1、固定性。 2、基础性。 3、主体性。 4、特色性。经济市场化、全球化。 政治民主化、时事化。 5、研究性6、实践性、体验性7、变化性。以2010年为例: (1)主观试题设问增加,考查知识的密度加大。 (2)难度值在不同模块之间发生变化。 (3)热点材料不追求“新”和“热”,对于长效热点问题予以持续性关注。 (4)兼顾了教材知识,没有丢掉基础。 (5)试题答案简洁,针对性、逻辑性强。重在整合建构,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不照搬教材。 (6)没有图表,朴实无华,文字阅读量较大。 (7)学科专业化趋势明显。 (8)试题开放性增强。 (9)题肢繁琐,长句较多,阅读难度较大,但有规律可循(三)反映出来的问题二、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理性面对,从容迎考优先发展(保证)育人为本(根本) 改革创新(动力)促进公平(重点) 提高质量(核心)●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对高考命题和复习的启迪 ●考试制度改革,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考试要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 模块内综合、跨学科综合为何在不断增强? ●指引了高考命题方向:三维目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试题材料为何深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实践的观点又何尝不应被重视?实践能力怎么考?1.关注学生差异 2.建立学习小组 3.让学生有所选择 4.培养良好习惯 (三)把握教材主旨1.抓住主干知识 《经济生活》的主干知识主要有: 第一单元,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常见的信用工具、价值规律、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二单元,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学会正确理财。 第三单元,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财政的作用、依法纳税。 第四单元,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对外开放的新战略等。政治生活: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4)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职责 (6)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 (7)人民政协 (8)当代国际社会多极化趋势 (9)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0)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1、适度把握主干知识的深度消费考点10: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考点25: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考点26: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考点55:市场秩序 考点60: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考点64:世界贸易组织 考点6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谐社会企业企业范围对《考试大纲》所列各条目知识要过好五关,一是基础知识记忆关,记忆是必要的,有时还需要强迫自己背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背诵是把基础知识读熟。二是理解关。背诵是在理解基础知识的背诵,理解了的知识才能更深刻的认知,我们才能懂得各概念、观点、方法的真正内涵,基础知识可以从“为什么”“怎么样”三个不同层次进行注释,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三是内化关,也就是要求我们把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属性、规律、意义等于现实的事物联结起来,在具体的实践中印证、思考、内化,把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掌握的知识。四是联结关。把各相关的知识联结成一格知识结构体系,在脑子里种上“知识树”,充分揭示各知识问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升整体的认知水平和智慧。五是陈述关,不翻开书本,在一定情境下把基知识如实准确地“复印”“整合”出来。坚持基础性与能力性的统一。在掌握基础的基础上提升能力,在提升能力的过程中重视基础。牢固掌握知识,必须做到三点:一是正确、准确、深刻理解知识点,不能死记硬背,而要记“死”活用——这是掌握知识的重点。二是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够自如建立针对各种实际问题的新知识体系,能够迁移重组,形成学科知识体系,把书“读薄”;还要能够自如建立针对各种实际问题的新知识体系,熟练沟通知识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正确联系,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是掌握知识的标准。三是学会运用知识的方法,解答问题的思路,思考问题的线索——这是掌握知识的标志。教师在这三个方面要下功夫帮助学生提高掌握知识的程度: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知识;关键点是使学生理清知识联系,落脚点是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的方法。2.注意教材变化115994(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