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98~304 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 王丽傅金芝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昆明650092) 摘要近年来,我国心理与教育研究者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品质 的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为儿童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并获得了中国文化背景下与西方 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发展,中国。 分类号B844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价值观念、行 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为准则等都与西方存在很大差别,造成在教 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育方式上也有极大的不同,需要探索西方教 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1]。养方式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中国。我国许 早在19世纪末,弗洛伊德就注意到了不同多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的专家学者从不同 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他对父母的角色做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采取各种方法对父母 了简单的划分:父亲负责提供规则和纪律,教养方式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进行了多方 母亲负责提供爱与温暖。50年代,Parsons[2]面的探索和研究。 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并把这个问题与家1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所涉及对象非常 庭角色及性别特征联系起来,认为女性善于宽泛 表达,情绪比较敏感,所以适于处理与孩子 在年龄段的选择上从以婴幼儿为主,逐 间的各种关系;而男性指导性强,负责制定 渐扩大到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以及大学 规则更好。Sears[3]把这些思想与学习理论相 生[5~13,15~25]。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父母 结合,提出了教养方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教养方式的比较,体现出发展的特点。家庭 温暖和控制。[4]以此为基础提出常 Baumrind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存 见的三种教养方式:专制型、权威型、放纵 在,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家庭,父 型。国外从20世纪40年代大量地运用实证 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影响自然非常直接而重 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要,这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学龄前儿童父母的 揭示家庭教养行为和方式的内在结构及特 教养方式的原因。但儿童步入学校后,虽然 征。 主要活动场所已从家庭转为学校,但生活环 由于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包括文化传统、 境和周围刺激的复杂化更从某种意义上更 显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儿童在学校的人际 收稿日期:2005-04-11关系、学业成就、对新情境的应对无一不受 通讯作者:王丽,E-mail:wangli731101@sina.com 298 第13卷第3期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299- 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或直接影响。一个人从亲的过分干涉明显高于学业优秀学生,而情 童年期到青少年期会经历很多生理和心理感温暖和理解较低。辛自强[10]等对小学学习 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到和睦的亲子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的研究发现,一般儿童家 关系,父母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以便庭的行为方式多属灵活型,在合理规范的基 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者通过揭示父母础上,随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行为规则,对违 教养方式的变化和特点,为不同时期的家庭规行为的处理也很灵活。学习不良儿童家庭 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材料。的行为控制方式常是不健康的。温暖和理解 从人群的选择上,研究者选取了正常使子女产生温暖、信任和安全感,并形成良 人,强迫症、神经症、焦虑症、抑郁症、精好的个性与学习习惯,惩罚、否认、拒绝和 神分裂症、社交恐怖症患者,成年罪犯,少干涉则使差等生有逆反与自卑感,对学习厌 年犯,吸毒者[36~46]等不同的人群探讨家庭教恶、抵触和缺乏信心。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 养方式的作用。研究者还对不同地区、不同会影响到子女的学习进步是通过影响学生 民族及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儿童父母教养方的学业自我概念和目标定向来起作用的,父 式以及城市农村父母的教养方式[31~33],进行母情感上的温暖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促 比较以揭示其影响因素,从而能为父母教养使子女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取得较好的自我 方式的指导提出适合学校、地区、民族特点评价,从而影响学业成就[11]。家庭教养方式 的具体意见。影响儿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说服、 2父母教养方式研究领域从宏观、笼民主、鼓励、宽容、情感的教养方式有利于 统走向微观、具体儿童的智能开发,而惩罚、打骂、羞辱、拒 绝、专制和过度保护、包办、溺爱、不问不 研究者开始从宏观、笼统的理论上的评 管等方式造成社会退缩、急躁、任性等非智 述逐步地通过多种实证研究探讨家庭教养 力因素问题发生率高[12]。 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具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