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你每天干什么?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媳妇儿!娶了媳妇后呢?生娃娃!生了娃娃,让他干什么……?当然是放羊!!!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的含义: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思想解放:墨家:①主要思想问题: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②创办私学,发展教育③文学贡献:其言论《论语》,编订整理出《诗经》、《尚书》、《春秋》等。孔子三千弟子手執竹簡漫漫歌頌李泽厚先生曾说:“即使广大农民并不读孔子的书,甚至不知孔子其人,但沉浸和积淀在他们的行为规范、观念模式、思维方法等意识和无意识底层的,主要仍是孔子和儒家的东西。”由此看来,儒家文化已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体现于中国人的言谈举止之中。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与儒家思想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 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 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珍视传统,古为今用 辩证取舍,发展创新 ——孟子、2.战国儒学的发展2.(2009烟台)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荀子的思想:②荀子的思想认为人性本恶,主张礼法并用比较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史书载,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交界处困饿七日,动荡的年代,他的“仁”的思想也处处碰壁,不被采纳。史书载,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交界处困饿七日,动荡的年代,他的“仁”的思想也处处碰壁,不被采纳。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份,使儒学体系更加完善,儒学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巍然大宗。(二)、道家老子的思想 (1)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2)强调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4)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但可以相互转化(三)老子的历史地位(影响)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蒙(一说是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另一说是今安徽蒙城县)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2.庄子的思想你知道有关庄子的成语有哪些◆“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四)、墨家(3)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有: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有: 代表小生产者的有:小结角色转换下列对孟子与荀子的分析正确的是:A.都主张性善论B.都强调礼法C.都主张“仁”,“德”治天下D.都取百家之长2.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②其经济原因是井田制的瓦解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互不相融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下列关于孔子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春秋末期齐国人B.其弟子有“七十二贤人”C.孔子整理过《诗》《书》《礼》《易》《春秋》D.其思想核心是“仁”4.(2009山东高考)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2009海南高考)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6.(2010年山东卷)“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7.(2009潍坊)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