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孔子的思想核心;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老子、庄子、韩非子的主要思想。(2)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孔子“仁”的思想及教育思想;孟子和荀子的主要思想;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3)分析儒家思想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形成过程,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行体验式教学、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历史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孔子等人的思想,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新课导入:(情景营造)幻灯片展示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的图片,强调孔子的世界影响。由此导入本课。(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百家争鸣”的概况(合作探究1)何为“百家争鸣”?学生看书总结2、“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的社会原因(合作探究2)“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文化等方面归纳,帮助学生形成思路)【归纳展示】政治上,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井田制崩溃;阶级上,“士”阶层的活跃并受重用;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私学兴起。3、主要流派和代表(情景体验)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看到或听到这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现象),你认为该如何治理国家?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继续追问:那么当时诸子百家又提出怎样的治国主张?教师:(总结)【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各派主张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德;道家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精神。(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及其思想(1)课件展示《论语》中的名言,分析孔子的思想主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老师:以上材料体现孔子核心思想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以上材料体现孔子核心思想“仁”?仁(即二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做人的道理,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学说。材料二指出如何做到“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思想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然后主张把这种和谐的家庭伦理扩展到社会上。其特点是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来稳定社会秩序。但要改造春秋纷乱的社会,仅靠自律是不行的,孔子还特别强调“礼”的思想。(2)、课件展示《论语》中的名言,分析孔子的政治思想。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老师:从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你能看出什么?学生:孔子思想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老师:从孔子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孔子试图从道德上根本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解决人的灵魂问题,这使儒家思想有了一些宗教色彩。(3)、课件展示:《孔子讲学图》老师:大家观察这幅图,孔子讲学体现了哪些教育思想和方法?学生:(回答)老师:“有教无类”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2、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1)思想主张结合课本孟子、荀子言论,分析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的?“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孔子孟子荀子“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2)影响战国后期孟子和荀子改造儒家思想,吸收其他学派(法家和道家)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体系更为完整,是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三)道家和法家思想1、道家:老子和庄子课件展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老子的主要思想:(1)核心思想:宇宙自然的本源和规律——道(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3)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的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为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大与小、高与低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庄子的散文非常富有哲理,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如《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等名篇。2、法家:韩非子——法家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