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牟金金,等.从机制看化疗性静脉炎的药物防治.2010年第31卷第9期综述评论 ·综述· 从机制看化疗性静脉炎的药物防治 牟金金1,2,周佳1,张莹2,王卓1* (1.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上海200433;2.徐州医学院临床药学系,徐州221002) 摘要:化疗性静脉炎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本文以发病机制和药理作用机制 为主线,综述目前临床用于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药物,并以表格形式对中药复方制剂进行解析。 关键词:化疗性静脉炎;发病机制;药理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543.6;R9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188(2010)09-0567-05567 2010Vol.31No.9Vol.312010 Drugtreatmentofchemotherapy-inducedphlebitisthroughitspathogenesis MOUJin-jin1,2,ZHOUJia1,ZHANGYing2,WANGZhuo1 (1.DepartmentofPharmacy,ChanghaiHospital,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200433; 2.DepartmentofClinicalPharmacy,XuzhouMedicalCollege,Xuzhou221002,China) Abstract:Thepathogenesisofchemotherapy-inducedphlebitisiscomplicatedandalotofeffectivetreatmentshave beentakenrecently.Throughtheviewofpathogenesisandpharmacologicalmechanisms,thisreviewdescribesthedrugs usedin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chemotherapy-inducedphlebitis. Keywords:chemotherapy-inducedphlebitis;pathogenesis;pharmacologicalmechanism 化疗性静脉炎是化疗药物临床应用的常见并发发病机制和药理作用机制为主线,对目前临床用于 症之一,多因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或化疗性静脉炎防治的药物进行归纳总结。 静脉内置管时间较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1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病机制 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或血管现代医学认为,导致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病机制 反复多次穿刺引起局部静脉感染。如何减少化疗药有以下几方面:①直接毒作用:化疗药物作用于细 物所引起的静脉炎并使之降到最低限度,对保证患胞代谢周期的各个阶段,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者健康的心理状态,顺利完成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正常细胞和组织也有一定的损伤,可使血管内皮 近年来临床针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进行了不少研细胞坏死脱落;②药物引起血浆pH值改变:血浆 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对于化疗性静脉正常pH值为7.35~7.45,药物引起血浆pH值偏 炎的具体发生机制及防治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酸或偏碱,都会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 至今尚待进一步深入。本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以并发生静脉炎;③与药物引起的Ⅰ型变态反应有关 的过敏症状: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氟尿嘧啶、丝 收稿日期:2010-05-15;修回日期:2010-06-10 作者简介:牟金金,在读大学本科生。现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攻读临裂霉素和顺铂等均易引起变态反应,引起血管通透 床药学硕士学位。 通讯作者:王卓,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临床药学及药源性疾病防性增加,药液外渗并致静脉炎;④机械刺激和损伤: 治。长期输液或静脉注射用药,造成静脉内膜一定程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0973593),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 研基金课题(No.2008Y001A),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No.2008055)。的损伤,导致静脉内膜炎;⑤药物用法用量:药物 综述评论世界临床药物WORLDCLINICALDRUGSVol.31NO.9 浓度高,输入速度快,超过血管缓冲应激能力,或研究中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 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刺激血管内膜导致静脉察组采用利多卡因胶浆局部外涂,对照组采用50% 炎;⑥操作不当:如同一静脉反复注射用药[1];⑦硫酸镁局部外敷,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 局部炎症:药剂配制时的环境污染及溶液中不溶性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静脉炎红肿消退及 微粒致血管内壁刺激损伤,产生组织水肿,形成炎疼痛缓解所需时间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