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年第9期Vol.42 (总第314期)GLOBALEDUCATIONNo9,2013 青少年抗逆力的研究及其培养 朱虹 摘要抗逆力的培养对于解决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抗逆力是指个体身 处困难、挫折、失败等逆境时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抗逆力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抗 逆力保护因子的分析逐渐过渡到在发展观和生态系统视角下研究保护因子作用机制。抗逆 力的内在保护因子包括身体健康、智力、计划能力、内部控制源、胜任感、自尊、自我效能感、目 标感等,外在保护因子包括支持性家庭环境、动机性和信息性教师支持、成功或快乐经验、良 好同伴关系等等。提高青少年抗逆力,需要从系统生态的角度制定全方位的干预计划,包括 培养儿童面临逆境时的积极情绪,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爱的联结,开设抗逆力课程,对危险因子 较多学生提供个别化辅导,构建关怀学生生存价值的学校文化,以及从社区或政府角度对处 境不利儿童或家庭提供必要的经济、法律、社工等支持。 关键词抗逆力;保护因子;干预计划 作者简介朱虹/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讲师(上海200062)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为日益严重的教育问题。从骇人听闻的马加 爵事件到复旦的投毒案,校园悲剧时有发生。在大、中、小学,每年都有不少学生 因为学习压力、情感困扰、家庭挫折等原因走上不归之路。在这些事件中,一个 共同的特征是当事人往往对所处环境或经历的事件具有消极负向的认知或体 验,缺乏适当的协调和适应能力。而相比之下,同样是在充满压力的处境中,或 经历人生的重大逆境甚至困境,有些人却可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屈服于命 运。比如澳大利亚“杰出澳洲青年奖”获得者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海豹肢 症),但他不仅能够生活自理,完成像刷牙、洗头、打电脑、游泳、踢足球、骑马等 事情,还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成为企业总监。因此,研究不同个体为什么在同样 或类似的外在压力或困境中却有不同的发展,对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 意义。藉此,本文对抗逆力研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培养青少年抗 逆力的针对性建议。 一、什么是抗逆力 抗逆力(resilience),亦称心理弹性、韧性、复原力或压弹,[1-2]是指个体身处 困难、挫折、失败等逆境时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3]从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来 看,具有高抗逆力个体的典型特征是其心理功能或发展没有受到严重压力或逆 —94— 境的损伤性影响。[4] 目前,不同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抗逆力进行诠释和研究。对研究者而言, 首要问题是如何鉴别或发现个体是否具有抗逆力,以及抗逆力水平如何。回答 这一问题,需要研究者界定具有抗逆力的个体在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 状况或行为特征的性质。在这一问题上,不同学者所理解的抗逆力存在区别。 和上述基本内涵相一致,有的学者强调抗逆力是在面临失去、困苦或挫折时,能 够有效应对,保持良好的适应性。[5-6]对这些学者来讲,在逆境中能够适应或者 保持心理健康,就是个体具有抗逆力的关键特征。然而,有些学者认为,抗逆力 的关键特征在于能否在压力事件中获得成长,对相关经验进行积极的改变。[7-8] 对这些学者而言,仅仅能够克服逆境,恢复心理健康是相对较低的抗逆力表现。 高抗逆力的关键特征是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积极调整,获得能够应对后继逆 境的发展性心理功能。 从结果角度关注抗逆力,有助于研究者对抗逆力进行观察和测评,从而判断 不同个体抗逆力的表现水平,但却无法回答个体何以出现这种抗逆力的问题。 这导致许多学者致力于寻求个体外在抗逆力表现背后的深层特征。在这一问题 上,最为常见的理解是将抗逆力视为个体的一种心理特质,既包含个体的某些人 格特质,也包含个体所具有的某些自我观念。正是个体所具有的这些心理特质 使他们能够从困难、挫折和不幸中很快恢复和调整过来。[9-10] 无论是关注抗逆力的外部特征,还是将其理解为深层的心理品质,都不能提 供个体是如何在逆境中调整和保持心理健康状况,积极适应环境的。因此,有学 者从过程的角度关注抗逆力的具体内涵。比如,Garmezy和Rutter认为,抗逆力 是指个体在压力事件中如何保持良好适应的过程。[11]因此,合理理解抗逆力的 内涵,需要了解:(1)个体所处危险或负面情景的具体特征;(2)在这一情景中, 个体所采用的适应或应对逆境的各种方式或技巧。对这些学者而言,个体在适 应逆境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抗逆力的具体内涵。 二、抗逆力研究的发展演变 抗逆力研究植根于20世纪70年代前对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当时,研究 者试图发现生活中的高危因子和不同形式的心理疾病或精神发展失调之间的关 联。大量相关研究基本上遵循一种“处境不利(高危)———压力———适应不良” 的“线性模式”。然而,研究发现,有些儿童即使经历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