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船舶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浅释工信部《关于进一步 推进建立现代化造船模式工作的指导意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立现代化造船模式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全国船舶企业在新的形势下,将造船模式的转变作为行业发展的突破口,推进建模工作在深度、广度和精度三个方面,进入全面提升的新阶段。这是工信部对全国规模以上的骨干船企提出的要求,是中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几年来,我国骨干船企已经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需发扬光大,继续深入。所谓“造船模式的转变”就是造船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船舶企业要从原来以专业分工船、机、电的建造模式,转变为以中间产品(分段)为中心,以区域生产为重点,以分段总装的造船模式,使造船技术、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明显提高,造船周期大为缩短,缩小与先进国家的造船差距。这种造船模式的转变也是舟山的骨干造船企业从常规造船向现代化造船的转型关键。只有完成了造船模式的转变,才能提高造船质量,降低造船成本,加快造船周期,才能参与造船市场的竞争。 目前,国际船舶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造船产能过剩,造船业竞争激烈,船舶企业造船已无利润空间。有大量的船企,多年来新船订单颗粒无收,国际海事新规则和新规范(例PSPC、EEDI、HCRS)相继出台,在船舶投资基金压缩,融资困难及物价、工价上涨等重重压力下,船舶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舟山的船舶工业同样如此。在如此严峻形势下,只有求变革,才能求生存、求发展。 《指导意见》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行“精益造船”和“绿色造船”,以“两化融合”为重要手段,进一步提升造船总装化、管理精细化、信息集成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所谓“精益造船”就是指船舶企业在造船过程中要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管理”、“精心施工”,生产出“精细产品”。从船舶设计开始,直到船舶交付的全过程中,突出一个“精”字;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节约物耗、能耗、工耗,既要出效率又要出效益,强调一个“益”字。把构建现代化高效船舶体系,打造精益造船企业,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所谓“绿色造船”就是指船舶在建造、营运过程中的安全、环保、低耗,要符合国际海事组织实施的各项绿色规范,在船舶报废折解中,也能最小限度地影响环境。以“绿色造船”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两化融合”就是把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度融合,作为进一步改造现有造船生产体系的重要手段。船舶是一个庞大的产品,造船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设计开始到施工建造、下水交付,涉及到上万件产品、上万道工序及几十项工种,不用信息化管理,根本做不到“有序有效”。船舶是单件产品,订单式生产,其不像汽车等是成型产品,实现工业化程度比较低,自从实行了以中间产品(分段)为中心的生产,提高了工业化程度。只有“两化融合”才能提高自动化程度加快生产,缩短周期。 通过三年的努力,我国船舶企业主要造船技术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15%,骨干造船企业造船效率达到15工时/修正总吨,平均钢材一次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典型船舶建造周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20%,大中型造船企业造船管理信息化普及率达80%,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以上对造船的技术指标、软件应用的深度都提出了定量的要求,有一定高度又不是高不可攀,贴近现实,操作性较强。 为实现以上的先进指标,《指导意见》提出了七项工作重点和四项保障措施。七项工作重点:1、全面提高造船总装水平,大幅提高中间产品的集成化生产程度,完善中间产品的完整性标准。也就是中间产品(分段)既要做大,又要提高船舶预舾装率。例如造一艘57000吨散货船,甲厂在船台大合拢时,有83个分段,预舾装率为75%。而乙厂在大合拢时,只有11个分段,预舾率为88%。那么乙厂的中间产品集成化生产程度高、总装化水平比甲厂高。对分段的完整性要有标准来规范;2、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建立精益造船工程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管理水平要提高,要靠组织、制度和人,所以要建立两大体系;3、提高信息集成化水平,抓好企业信息化基础工作,信息集成和虚拟仿真技术工作。信息工作是管理的基础,信息不全、不准,管理肯定要出错;4、建立精益造船生产设计模式,推行“区域生产设计”模式,做好生产设计基础工作、前期策划工作及设计流程的优化工作;生产设计是指导造船技术、管理和质量的依据,造船以中间产品为中心,生产设计必须按“区域生产设计”,不然就不能进行区域生产;5、推进和深化精益造船,抓好精度管理体系,强化精度管理基础工作的研究和应用;6、完善企业用工管理,改变用工观念和方式,抓好全员培训,创新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