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知识链接 在距今约2.3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叠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有关“板块构造学”和恐龙灭绝原因的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 第一课时《恐龙无处不有》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有没有被那奇特的想象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所震撼呢?恐龙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呢?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1.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曾获雨果奖和星云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泰斗。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2.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骨骼(gé)臀(tún)驮(tuó) 褶皱(zhězhòu)两栖动物(qī) 3.词语解释 【褶皱】课文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繁盛】繁密茂盛。 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听课文录音朗读(多媒体播放),学生思考: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交流点拨】短文通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例子,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有》,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 【交流点拨】不是。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朗读并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逻辑顺序。作者在第1段提出逻辑基础,然后通过举例子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并提出问题:恐龙是如何迁移的?然后给出答案——大陆漂移,从而引出“板块构造”理论。接下来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板块学说,说明了恐龙是由于大陆漂移才分布到南极的,从而得出了结论:“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有力证据。 2.短文的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观点? “恐龙的灭绝”——生物学;“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道理正如课文第1段所说:“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作者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行文严谨。 品味语言探究写法 浏览课文,找出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并简析。 ①使用设问句:“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引出“板块构造”理论;②采用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明白如话:“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课堂小结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拓展延伸 科学家研究事物或事理,注重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这给你什么启发? 在学习研究中,我们应用联系的观点在学科内或学科间进行沟通,促进自己思维的发散,从而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本篇课文涉及到较多的地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地理知识,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但这些知识的介绍不能变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要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或有关介绍恐龙知识的生物课。所以,针对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我以预习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在课前完成,而本文的教学中,我还是把说明文的特点作为重点讲解对象。